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003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50/51116 (92%)
Visitors : 14643131      Online Users : 19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0032


    Title: 李頎詩歌研究
    Authors: 黃柏蒼
    Contributors: 中國文學系
    Keywords: 李頎
    盛唐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10-31 13:18:51 (UTC+8)
    Abstract: 明代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雖有其時代背景,但顯見唐詩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中國古代詩歌發展的最高峰。詩歌發展至盛唐,可謂百花爭艷、名家如林,諸如大詩人李白、杜甫,田園派的王維、孟浩然,還是邊塞派的高適、岑參,都產生在盛唐詩壇。而李頎生活和創作的時間正是這個繁榮的時代。
    李頎,唐河南穎陽(今河南登封縣)人,約生於武后天授元年,卒於玄宗天寶十二年(690?~753?),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及第。今傳有詩集─《李頎集》,其詩於《全唐詩》編為三卷,共一百二十四首。雖然李頎以往被歸在邊塞詩人之列,但其贈答詩占現存詩作比例最高,且不專寫送別主題;其音樂詩開啟唐人以詩歌描寫音樂的先聲,可見李頎其他題材的詩歌也值得鑑賞與探究。
    本論文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對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作出說明。第二節則將前人對李頎詩的研究作一概括性的整理及陳述。第三節即界定本論文之研究範圍及提出研究方向與作法。
    第二章李頎生平、思想及其詩歌創作背景,分為生平概述、交遊人物、思想內涵及詩歌創作背景等四節。因涉及李頎生平的資料極少,故僅能概述李頎之生平經歷。交遊人物部分,是針對李頎同時代交往的人物做分類整理,主要參考資料是李頎的詩作及史傳、筆記等文獻材料。第三節為李頎之思想內涵,試從李頎詩作及時代背景兩方面,歸納出其創作思想內涵所呈現的儒、釋、道三家雜揉的情況。第四節詩歌創作背景則勾勒出盛唐的政治情勢、社會環境、詩壇盛況,以了解其創作背景。
    第三章李頎詩之題材內容,筆者擬將李頎詩作內容上的分類,即邊塞詩、音樂詩、贈答詩、題詠詩、懷古詩等五節。並分析每類詩的內容、特色。
    第四章李頎詩之藝術特色,首先藉由統計方式以了解作品的用韻及形式結構特徵;再者論及意象、用典等表現手法上的特色。歸納出李頎詩的藝術價值及其創作手法。
    第五章為結論。首節統整出歷來對李頎詩之評價。其次,總結本論文之研究結果,確立李頎詩之價值。試從李頎思想內涵及其詩之內容、藝術特色、並結合前人之評論等上述各章之內容,綜合出李頎詩的價值,及李頎在詩史上的影響。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341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2006-2025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