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184/51050 (92%)
造訪人次 : 13970560      線上人數 : 2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9889


    題名: 外債、技術引進與貨幣危機
    作者: 羅正堯
    貢獻者: 經濟學系
    關鍵詞: 外債
    技術引進
    貨幣危機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1-10-24 15:20:17 (UTC+8)
    摘要: 全球遭逢金融危機、次貸風暴,並受危機影響甚鉅,影響層面始料未及,經研究歸納金融危機發生的原因,有貨幣政策失當引發的通貨危機,也有匯率體制的危機,甚至資產泡沫化所造成的金融危機。但最後發現,所有危機發生的成因幾乎都和外債脫離不了關係。又因外人投資會帶動經濟成長,但如果外來投資屬於金融性投資時,外債過高可能導致廠商資產負債表失衡,也就是政策沒有全盤的規劃使得經濟失序,或是投機客趁亂套利,反而是金融危機的原兇。因此,本文引用Aghion , Bacchetta , and Banerjee (2000)架構為基礎,討論國外借貸如果可以引進技術,技術提升造成負債增加與貨幣危機之間的關係。
    當外在因素使得經濟下滑,本國廠商對下一期的投資減少,造成本國發生金融危機。討論向國內外借貸可能導致技術引進提升生產力時的差異,有誘因全部使用國外貸款,若外債越多,在利率變化時,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如何變化。
    結果發現,若外資多寡與技術水準的高低成正比的話,即使面臨相同幅度的經濟衝擊,也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危機後政府應該採取提高利率或降低利率的應對政策,與外債多寡無關。若利率變動會改變現行外資的貸款金額,以及衍生的技術水準,則有可能影響利率政策。
    顯示於類別:[經濟學系暨經濟學系碩博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61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