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計畫之主要在探討應用遙測監測大面積崩塌地復育情形的可行性, 及是否可以結合遙測與環境資料, 評估崩塌地人工復育之合適方式, 或發生二度危害的可能性.計畫全程為兩年, 本年度為第一年, 擬達成之目標包括建立研究架構、進行先驅分析, 並做出初步結論.重要工作項目包含崩塌地資料蒐集、樣區選取及代表性樣區先驅分析.崩塌地資料係向各相關機關蒐集崩塌災害歷史資料, 記錄歷年來十公頃以上較大規模崩塌地之發生時間、地點、災情及處置經過.樣區選取則就上述崩塌地資料依發生時間、災情嚴重性及復育處置、遙測資料之有無等條件, 選取合適之樣區, 並進行現場勘查, 記錄其可及性、環境概況及復育現況, 進一步篩選出分析樣區, 再由其中選取數個最具代表性之樣區, 進行更詳盡之資料蒐集與調查, 並取得衛星影像, 計算各種植生指標, 分析崩塌地復原狀況與變遷與遙測影像之關係.之後, 再分析是否可以根據災區環境資料及遙測影像, 判別崩塌地的可能演變及人工復育的需要.此外, 亦擬蒐集林務局九二一災後復育試驗地相關資料, 做為日後評估復育成效的基準, 及驗證研究成果的參考.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山坡地管理單位做為決定崩塌地復育方式的決策參考, 及監控崩塌地復育的進度與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