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十年來,台灣由於相關社會、經濟政策之缺失以及產業的轉型和外移,造成區域發展不均,貧富差距拉大、高失業率、鄉村人口外流等現象;加上,921 大地震造成許多人員的傷亡,並對於鄉村(社區)之經濟造成很大之衝擊,為了能夠達成社區居民在「生活」、「生態」及「生產」之目標,社區產業乃因而出現。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第三部門扮演推動社區產業的重要角色,恢復與發揚社區文化並提昇社區產業(如藝術作品、手工製品及農特產)之品質,以達成「文化」與「經濟」兼顧之目標。行政院文建會從1994 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目的在推動地方文化產業,並塑造居民之社區意識。其後文建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也在地震災區幫助居民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本研究透過多個個案研究,來發掘台灣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經驗、相關政策,進而提出缺失改善建議以及產業升級之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