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8461
|
Title: | 從居住安排與社會支持體系檢視失能老人之ADL與IADL的未滿足需求 |
Authors: | 陳正芬 |
Contributors: | 社福系 |
Keywords: | 老人 社會支持網絡 未滿足需求 長期照顧 居住安排 |
Date: | 2009-03 |
Issue Date: | 2010-12-30 14:15:08 (UTC+8) |
Abstract: | 研究目的:為瞭解功能障礙老人之ADL與IADL未滿足需求盛行率,並探討未滿足需求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將「居住安排」視為社會支持體系的結構,將「未滿足需求的表達」當作社會支持體系功能的指標,假設老人未滿足需求的表達會因居住安排(結構因素)及社會支持體系的組成(功能因素)而有差異。研究方法:資料來自行政院衛生署家庭計畫研究所於1996年及1999年舉辦的「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資料,以SAS8.2版及STATA軟體進行層級邏輯迴歸模式(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及邏輯複迴歸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分析。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居住安排為未滿足需求的顯著影響變項,獨居者乃是未滿足需求的高危險群,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人並未表達未滿足需求,顯示獨居老人的異質性應亦被重視;其次,多數失能老人的照顧需求滿足來源為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但由配偶擔任照顧者時,失能老人表達未滿足需求的比例相對較高。研究結論:但從居住安排的選擇可見老人對於原居住地的留戀,如何彌補老人照顧需求與家庭照顧的落差,針對老人之未滿足需求規劃適切的社區及居家支持體系,盡可能維持國家與家庭照顧責任之平衡,乃是我國長期照顧政策規劃時必須面對的主要課題。
研究目的:為瞭解功能障礙老人之ADL與IADL未滿足需求盛行率,並探討未滿足需求的影響因素,本研究將「居住安排」視為社會支持體系的結構,將「未滿足需求的表達」當作社會支持體系功能的指標,假設老人未滿足需求的表達會因居住安排(結構因素)及社會支持體系的組成(功能因素)而有差異。研究方法:資料來自行政院衛生署家庭計畫研究所於1996年及1999年舉辦的「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資料,以SAS8.2版及STATA軟體進行層級邏輯迴歸模式(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及邏輯複迴歸模式(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分析。研究結果:本研究發現居住安排為未滿足需求的顯著影響變項,獨居者乃是未滿足需求的高危險群,但其中有三分之一的老人並未表達未滿足需求,顯示獨居老人的異質性應亦被重視;其次,多數失能老人的照顧需求滿足來源為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但由配偶擔任照顧者時,失能老人表達未滿足需求的比例相對較高。研究結論:但從居住安排的選擇可見老人對於原居住地的留戀,如何彌補老人照顧需求與家庭照顧的落差,針對老人之未滿足需求規劃適切的社區及居家支持體系,盡可能維持國家與家庭照顧責任之平衡,乃是我國長期照顧政策規劃時必須面對的主要課題。 |
Relation: |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2卷1期 P.67-100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福利學系暨社會福利學系碩士班] 期刊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563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