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論文的目的是嘗試以西方形構主義分析法分析布萊希特劇作《高加索灰闌記》,希冀了解布氏何以不同於元雜劇《灰闌記》原始框架,而創作出世界劇壇特別傑出的劇作。
首先,本論文以亞里斯多德的《創作學》創作理論中的情節結構原理與布氏敘述體戲劇理論為基礎,分別進行分析《灰闌記》與《高加索灰闌記》兩劇,指出布氏改編了《灰闌記》的情節結構,將主題集中於探討「所有權歸屬」,並將敘述體戲劇實踐於該劇,使之有別於傳統劇本的架構,創造出截然不同於《灰闌記》的原有意義。
本論文援引傳統的文本分析方法比較兩劇文本之異同後,再運用西方形構主義中的「文學自主觀」與「文學形構觀」兩個基本特徵進行分析。透過形構主義揭發《高加索灰闌記》情節結構,係經由一連串「抓」的形象,如:抓山谷、抓土地、抓鵝、抓女僕、抓總督、抓貴子、抓大公、抓兔子、抓法官…等,呈現「所有權歸屬」主題,進而產生衝突事件,揭櫫各種層次的「所有權歸屬」主題,造成該劇前所未有的成功創作。
將形構主義分析法運用於本劇文本的分析,國內迄尚未有過此項嘗試,在指導教授的指導下,本論文尚屬首度提出,如有任何研究成果,尚待方家指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