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784
|
Title: | 人物作品的內在精神意涵—傑克梅蒂 |
Authors: | 許依晴 |
Keywords: | 傑克梅蒂、塞尚、文藝復興前藝術、 存在主義、人物肖像畫。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8-31 14:06:30 (UTC+8) |
Abstract: | 二十世紀法國的代表性畫家阿爾貝托.傑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繪畫主題以傳統人物肖像為主,早年接受家庭環境藝術上的薰陶,其中以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對他藝術創作的理念、色彩、構圖影響最為深刻。傑克梅蒂終身喜愛文藝復興前(Pre-wikipedia)、古埃及、原始部落藝術,這些藝術文化引導著他的藝術取向。32歲後,雕塑及繪畫以人物表現為主,自此之後所表現的作品被視為表現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的藝術家。
傑克梅蒂的繪畫,運用類似素描的單色調,線條與中國書法相似空間留白,有如中國水墨畫的表現技法,繪製於1935年到1966年的人物肖像畫推翻以往繪畫史之中人物的畫法,以全新的眼光及創作經驗,將人物肖像畫推入另一個嶄新的境界。透過畫家直觀中「看」的不同,徹底探求人類潛意識中心的靈魂。筆下的人物形式面貌差異不大,但色感、質感完全融入於原始的風貌,在固定的框框內探究一筆一筆的連結形象,藝術之真「道」就在於此。
傑克梅蒂的畫作具象中帶出抽象的意義,連結著過去、現在與未來。陳述著事實與虛幻的界線有著動盪不安的焦慮,藉由自我本身的藝術語彙,傑克梅蒂超越再超越將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進而留下生命之美好回憶。
筆者試著研究傑克梅蒂的繪畫創作理念,以便奠定個人的創作理念根基,並以作品的成果展現作為研究理念的體現。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ts ] thesis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956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