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016031      線上人數 : 31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7702


    題名: 從詩歌的可唱性論新詩和流行歌曲的發展
    作者: 施順生
    貢獻者: 文學組
    關鍵詞: 現代文學
    俗文學
    詩歌
    新詩
    流行歌曲
    音樂性
    可唱性
    新詩譜曲
    流行歌曲三百首
    日期: 2004-03
    上傳時間: 2010-11-25 09:24:19 (UTC+8)
    摘要: 本文乃是從詩歌的可唱性,探討新詩和流行歌曲的優缺點,並提出有助於兩者發展的建議。 文學史上有關「詩歌」的部分,從《詩經》、《楚辭》、樂府民歌、唐詩、宋詞和元曲之後,到了我們這一時代,是以「新詩」為代表呢?還是以「流行歌曲」為代表呢?從詩歌的可唱性方面加以探究,新詩「不可唱」,成了最大的缺點。而「流行歌曲」除了可唱外,每一首的曲調皆不相同,而且合乎現代人的口味,再加上無遠弗屆的強大傳播力,故能「流行」於世。 因此,從詩歌的可唱性方面,新詩「不可唱」而流行歌曲「可唱」;從文詞方面,新詩較具內涵而流行歌曲較為通俗,各有優缺點。不可唱的補救方法在於譜曲,通俗的改善方法在於文詞水準的提升。 再者提出將流行歌曲經去蕪存菁後,必能挑選出媲美《唐詩三百首》,值得永久傳唱的《流行歌曲三百首》。而流行歌曲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除了要去除「貴古賤今」的態度外,也需要更多的學院派作詞、作曲者的投入創作及理論的建立,才能開創出更美麗的新境界。 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甚至千年後的人們,讀到我們這一時代的「詩歌」時,是以「新詩」為代表呢?還是以「流行歌曲」為代表呢?還是兩者兼有?還是兩者合流?就看各自的發展了。
    關聯: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第9期 P.147-161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學報-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121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