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名: | 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社會影響因素與身體意象關係之研究 |
作者: | 徐世秋 |
關鍵詞: | 性別角色 身體意象 雙親 同儕 媒體 社會影響因素 |
日期: | 2009 |
上傳時間: | 2009-08-31 10:30:28 (UTC+8) |
摘要: | 「性別角色」、「身體意象」是青少年時期發展的重要任務,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受「社會影響因素」影響的機會更是逐漸增強。近幾年來關於「性別角色」的議題愈受重視,故本研究欲探討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性別角色對身體意象之差異性、社會影響因素對性別角色之區別、社會影響因素對身體意象之相關性。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法取得有效樣本1265份,以「個人背景因素調查表」、「性別特質量表」、「社會因素量表」、「中文修訂版多項度自我身體關係問卷」(MBSRQ)為研究工具。所得之資料以卡方檢定、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薛費事後比較、區別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逐步多元迴歸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之體型以正常體型681人(56.4%)最多、體
重過輕296人(24.5%)次之,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之性別角色類
型以未分化人數最多。
二、本研究結果之「社會影響因素」對高中職學生之影響力較低,台
北市 高中職學生偏向有較佳的「身體意象」。
三、不同「性別」、「年級、」「學校」的高中職學生在「性別角色」
具顯著差異,不同「體型」的高中職學生在「性別角色」不具顯
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學校」的高中職學生在「身體意象」具顯著差
異,不同「年級」、「體型」的高中職學生在「身體意象」不具
顯著差異。
五、「雙親」、「同儕」、「媒體」可以有效區別高中職學生之「性
別角色」。
六、不同「性別角色」的高中職學生在「身體意象」(F =36.70,p
<.001)上達顯著差異,且「身體意象」上兩性化優於男性化、
男性化優於女性化優於未分化。
七、「媒體」與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r=.17,p<.01)之間有
顯著低度正相關、「社會影響因素」與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
(r=.11,p<.01)之間有顯著低度正相關。
八、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之「男生」、「高中」、「媒體」、「同儕」及「性
別角色」對「身體意象」達15.3%預測力。
九、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之「男生」、「私立高中」、「媒體」、「同儕」
及「性別角色」 對「身體意象」達15.9%預測力。
根據本研究之發現,分別針對教育單位、父母、相關推廣單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期待對高中職學生有所幫助。 |
顯示於類別: | [Department of Social Welfare ] th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