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全球化的浪潮對許多傳統的統治行為與思維進行結構性的挑戰,單純的政治手段已無法解決來自各方面的衝擊。二十一世紀新的治理思維模式興起,成為未來解決人類問題的新架構,而政策網絡強調治理的績效與目的是當前研究發展的主流思維之一。
本文嘗試以信任為基礎建構社會資本為核心的政策網絡,用來探討政治與經濟績效的面向的問題。經由理論探索、實證研究與個案研究等獲得下列成果。理論探索方面:一、不信任的制衡機制與人際信任關係同時存在民主的政治環境中;二、集體決策行動的可能性有賴信任達成;三、信任是理性的結果,不僅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機制;四、社會資本屬於中立性物質,貪腐行為亦可藉此產生;五、政策網絡將是治理最重要的工具,在全球多元化的挑戰下,讓統治走向治理,朝向以信任為基礎的「善治」邁進。
實證研究方面,本研究得到下列成果:一、中國非民主國家,但因沈默螺旋對自我民主評價高;二、兩岸民眾對經濟發展滿意度不同,大陸評價高,台灣評價低;三、傳統權威文化無法促進經濟發展;四、兩岸民眾都認為政府政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小;五、兩岸的民主社會資本仍不足,政治腐敗程度台灣略低於中國。
個案研究方面,本研究得到下列成果:一、中國是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台灣卻越來越傾向獨立於中國之外,經貿發展無法阻止台灣的分離意識;二、中國有社會信任的問題,台灣有藍綠對立的問題;三、中國只有家族企業的社會資本,台灣則有相當的公民意識的社會資本;四、兩岸矛盾的政經發展:政治越是緊張,經貿交流越是熱烈;五、全球化下的兩岸治理:以無政府的治理擱置政治爭議,建構議題取向的政策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