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進步,開發中和已開發國家的藥費支出佔整體醫療支出的比重有不斷增加趨勢。各國為抑制醫療費用(範圍涵蓋藥品費用)的上漲,而有不同的藥品費用管制政策。台灣在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前後,藥品價格給付也歷經「公勞保」、「內審支付價」、「統一支付價」及「藥價基準」等時期。本文分析不同的藥價政策下,代表性個人對性質相同或相異的藥品之選用行為,以此論述資源配置結果及財務風險。此外,進一步探討藥價政策對於不同所得個人的差異效果與藥費負擔公平性。分析結果顯示,健保直接管制訂價,整體資源配置將受到部份負擔率及價格的雙重扭曲 ; 差額負擔措施,可使價格機能正常運作、並促進廠商生產效率競爭。再者,本文也發現不論藥價政策為何,健保介入都可降低消費者的財務風險,然而高所得者的財務風險比低所得者的財務風險大,藥費負擔累退性仍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