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700
|
Title: | 大台北地區熱島時空變異與都市發展關係之研究 |
Authors: | 陳蔚霖 |
Keywords: | 相對冷熱島 時間同質單元 局地環境因子 都市內冷島 都市內相對熱島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8-27 13:16:07 (UTC+8) |
Abstract: | 台北市為台灣的重要商業、行政核心,也是台灣的首都,各項高密度開發日益倍增,但是在這塊有限的土地當中,過度的開發已經造成都市氣候中嚴重的環境問題,因而影響都市中環境的衝擊及居民的生活品質降低,都市熱島效應的形成,也造成許多自然環境資源及能源的過度消耗及破壞。近幾年台灣積極的推向國際舞台,台北市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領頭者的角色,積極的推動許多都市更新計畫,其中對增加都市公園綠地面積越來越重視,但是目前仍然有許多公園綠地及其周邊的環境需要再次的檢討及改進。由於前人研究發現一地區之都市局地冷熱島強度會隨時間改變,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於藉由氣溫在時間軸上的變異分析,劃分出明確的時間同質單元,再以此為基礎,相對溫度於空間軸上變異關係,再以局地環境因子探討空間環境中影響程度較強的環境變項,以提供台北市政府在推動都市更新及改善公園綠地的有效參考。
本研究運用民國92~95年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大台北地區18處氣象監測站之資料與中央氣象局台北氣象站資料,運用盒型圖分析、單因子分析、樹狀分析等統計方法,將環保署三年之逐日逐時的氣溫與中央氣象局之相對溫差兩項資料做時間同質單元的分類,依時間同質單元將資料藉由GIS(地理資訊系統)進行空間分析,再用Multiple Ring Buffer設定250m、500m、1000m 三種buffer範圍計算出建蔽面積、樓地板總面積、道路面積、NDVI指標等,連同小時與月份共六項解釋變項進行樹狀分析,藉以分析出不同時段中影響都市中氣溫空間分部之時間、空間環境因子及影響強度。
根據結果顯示,氣溫在時間軸的樹狀分析結果,可以用月份及時間切割出12個時間同質單元,再依據12時間同質單元對空間軸,以相對溫度對空間軸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出從同一時間各測站間相對氣溫分析,可以看出位於台北市西區至三重地區為都市熱島核心,夏季較明顯可看出核心往外漸涼的現象,冬季部分的熱核心則略往西偏移,有西南較東北熱的趨勢,可推測受東北季風將都市熱氣往西南邊帶動所致。此外運用局地環境因子分析結果顯示較熱月份之日間與較冷月份之相對溫度均受到樓地板總面積及建蔽面積及道路面積的影響較為顯著,而較熱月份之夜間則是受到NDVI的影響較為顯著,且影響因子都在500m的範圍最為顯著。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Graduate Institut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thesis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39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