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680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7249/51115 (92%)
造访人次 : 14205389      在线人数 : 5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6804


    题名: 以快速傅立葉轉換探討捷運旅運分佈與台北市民脈動之關係-以淡水線為例
    作者: 侯信逸
    贡献者: 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
    关键词: 捷運旅運量
    快速傅立葉轉換
    日期: 2010
    上传时间: 2010-09-08 12:01:31 (UTC+8)
    摘要: 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自民國86年起淡水線通車後,平均每日搭乘捷運之人數從87年1月的12.3萬人次很快的到民國99年5月的117.98萬人次。從相關研究發現,捷運對於人使用習慣的改變、生活方式、使用行為等都造成影響。作為都市主要交通系統,捷運旅運分佈正反映著都市居民每日行為之現象。
    台北大眾捷運系統排除屬於公路運輸系統的干擾因素,列車以固定班次和路程在專屬軌道上行駛,這也使得歷次搭乘時間與運量成了主要探討目標。以往對傅立葉轉換對公路運輸相關研究係從路程與時間去預測最佳路徑、縮短行進時間及避免壅塞。緣此,本研究主旨試以台北捷運淡水線為例,討論從民國89年到民國97年每日捷運旅運量(包含進站與出站),並與快速傅立葉轉換計算之週期時間內之頻率分佈,試述對捷運搭乘者的使用習慣。
    研究經文獻與二手資料蒐集等方法建構相關研究整理,編寫快速傅立葉轉換程式與運量資料分析,最後再藉每日運量顯示於雷達圖與週特徵圖所得結果進行比較與分析後,得知運量成長有著一週時間週期之變化趨勢。此外,從時間學中理解人有著時間預算,會依日常活動依休憩、娛樂與工作求學安排時間。其他亦可透過台北市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圖的對捷運鄰近地區之土地使用分佈進行功能探討,對台北市民之活動區域集散點有更進一步之認知與認識。
    显示于类别:[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http___thesis.lib.pccu.edu.tw_cgi-bin_cdrfb3_gsweb2.pdf7310KbAdobe PDF471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