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66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6965/50831 (92%)
造访人次 : 12755085      在线人数 : 5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668


    题名: 應用地裡資訊系統於陽明山地區植群分布之研究
    作者: 陳正慧
    关键词: 陽明山地區
    植群分布圖
    紋理分析
    地理資訊系統
    日期: 2007
    上传时间: 2009-08-26 15:49:21 (UTC+8)
    摘要: 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加速地表面貌的改變。傳統以地面調查的方式來取得土地的資訊,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金錢資源,也需較長的時間進行調查研究;因此往往無法支援大尺度及長期性之環境監測工作,且調查研究的速度趕不上地貌改變的腳步,無法有效地掌握現況發展。近年來遙測技術(RS)、地理資訊系統(GIS)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蓬勃發展,使得地表面貌的資訊可更迅速並精確的取得,帶來了更好的效率,是經營決策者不可或缺之參考資料。因遙測取代傳統地面調查,的確有更好的效率,我們可以直接由航空照片或衛星影像的判釋取得土地覆蓋資訊;而GIS的發展則使各種空間資訊可以透過電腦有效地分析與管理,或以不同的模式展示說明,應用相當廣泛;GPS則是最佳的輔助工具,進行實地調查時可準確定位,使空間分布的資訊更完備。

    地理資訊系統發展至今,已廣泛應用在各領域,亦隨科技發展趨向更多元化、專業化和普及化。本研究以GIS為工具,探究陽明山地區的植群分布概況。本區植群主要可分為針葉林、針闊葉混淆林、闊葉林和草生地等四大類,應用五千分之一相片基本圖為底圖,並結合航空數值影像與衛星影像的資料,經判釋分類後利用GIS軟體繪製陽明山地區的植群分布圖,建立植群的圖籍地理資料庫;並進行實地調查與分類結果評估,以求符合地表實際的植群分布情形。

    此外,本研究針對QuickBird衛星影像探討其紋理特徵輔助判釋之成果。草生地與其他植群之間影像特徵差異本來就相當明顯,因此相當容易判釋;針葉林也是較易判釋之植群,因其影像具有規則排列或均質色調的特徵;而闊葉林和針闊葉混淆林則較不易區分,因針葉林自然演化後往往被該區域生長較為優勢闊葉林取代形成次生林,即為針闊葉混淆林。本研究運用GLCM紋理分析方法,計算出不同植群類型的紋理參數,發現每一種紋理參數皆有提升判釋正確率的效果。而將全部紋理參數逐一加入原始影像中,因影像內資訊更豐富,紋理特徵凸顯,對於難區分的針闊葉混淆林有不錯的判釋成果。
    显示于类别:[地理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536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