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667
|
Title: | 海岸沙丘易損性評估之研究—以新竹南港至苗栗竹南海岸為例 |
Authors: | 羅毓芳 |
Keywords: | 沙丘 易損性 海岸沙丘易損性指數 海岸管理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8-26 15:40:47 (UTC+8) |
Abstract: | 風成沙丘能夠緩衝風暴對海岸的侵襲,在海岸防禦上相當重要,沙丘越健全,海岸防禦力越好。本研究稱沙丘系統的脆弱程度為「沙丘易損性」,指沙丘系統受損的潛勢,即海岸沙丘系統遭受外力影響而破壞的容易程度。評估沙丘易損性的意義,不僅在於瞭解海岸沙丘本身是否健全,更與海岸抗蝕的整體自然防禦能力息息相關。沙丘的易損性低,代表海岸健全,抵抗侵蝕能力較好,評估沙丘易損性有助於規劃海岸管理策略。
本研究以Garcia-Mora等學者提出的海岸沙丘易損性指數評估表為主要研究方法,參考前人文獻與台灣的地區特性,修改部份評估項目,並在決定資料收集、處理與執行方式後,選擇新竹南港、苗栗竹南兩試驗區試評沙丘易損性指數。
海岸沙丘易損性指數DVI值的計算涉及「DVI評估檢核表」——一張考慮沙丘地形(GCD)、海洋(MI)、風力(AI)、植生(VC)、人為活動(HE)五組指標條件的量表,用以評量海岸地區沙丘易受侵蝕的程度。每一組各項指標因素以0~4的五個等級評分易損程度,各組組得分比例代表該組指標條件的易損性,以五組指標的平均得分比例代表地區整體易損性。藉此比較不同地區的沙丘易損性高低,瞭解一地區導致易損的主要因素為何。
試評結果研究區北區海岸沙丘總易損性指數為0.42,南區海岸沙丘總易損性指數為0.41,兩者易損性相當,皆屬於「中度易損」,沙丘本身狀況大致良好,建議僅針對致損原因局部施以保護工。北區沙丘脆弱來源主要為地形條件與植生條件,南區沙丘脆弱來源則主要來自地形條件與人為活動影響。南區地形條件較北區更為脆弱,人為活動影響較北區大,而植生狀態則是北區較南區顯得脆弱,風力與海洋條件則兩區環境狀態差異不大。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地理學系] 博碩士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51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