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人類過去四百年歷史中,共發生了十二次流感大流行。由於流感是人類最易感染的流行病學之一。回顧2009年各大媒體的醫療保健新聞報導中,閱聽人最為關注議題就是H1N1新型流感(Swine Flu)的新聞報導。隨著新型流感疫情擴散和媒體以馬拉松式報導,產生訊息擴大效應,進而造成民眾的信心恐慌。因此,本研究之目的想了解閱聽人對各報的報導與消息來源的信任程度。
本研究採用焦點團體訪談法,針對台灣大學生進行座談,運用大學生專業背景和性別的不同,進行觀看各報新型流感H1N1的報導後做差異性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在關注H1N1的報導時,最常從報紙的「頭版」版面得知訊息,因頭版具有導讀新聞和持續報導的功能,具有「完整性、社會關切」的信任內涵。另外,多數大學生較為信任的主題為「國內外疫情」報導,主要可以了解全球疫情,並有嚴格的守門人機制,讓報導內容具備「正確、可靠、專業和社會關切」的可信度面向。
在消息來源可信度方面,新聞報導中非官方的「專家/學者」做為H1N1新聞消息來源時,大學生對H1N1報導的可信任程度較高,主因在於訊息提供者本身附有相當的知識、技能或經驗,且訊息提供者所提出的建議是較為客觀,因此大學生認為專家/學者是具備可信度內涵之「專業性」和「權威感」的消息來源。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希望未來在H1N1的新聞報導的可信度方面,能夠建立在媒體報導的威信和續航力,並期盼未來報導內容能多增加圖表、照片與數據的呈現,同時為求報導正確,需做好專家審稿機制,這樣才能夠增加民眾對於媒體報導相關重大醫藥議題的了解和信任,進而提升閱聽人自身醫藥知識和培育其健康素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