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論文闡釋牛津哲學家柯靈烏(R. G. Collingwood, 1889-1943) 的歷史詮釋論是以問答邏輯和重演理論的雙重核心所構成。即歷史家向過去的資料提問形成證據而重演古人的思想經驗;重演就是以問答重建過去人物經驗的過程,稱之為歷史。由此柯氏建構自律的歷史方法論,擺脫歷史實證主義以及科學主義。
柯靈烏的問答邏輯共有三個要點:第一、問答是對話的活動,就是某一「陳述」的含意脈絡。要知道某一句子的意思,就必須知道這句子所要回答的問題;第二、提問也是一個句子,來自歷史文化情境,隨時代而變遷,稱之為絕對預設;第三、問答的對話向過去的遺物遺跡發問而得回答,形成「歷史」。其「證據」即史料及其向史家所問的回答,此問答在「此時」發生,故歷史有現代性,常須重寫。
問答邏輯的意義有三:第一、歷史是在時間脈絡中之對話過程。歷史家發問所得的終究之「答」是古人的經驗,此經驗體現古人的思想;第二、此問答過程顯現於重演,重演就是史家所重新發現、再次經驗古人的思想經驗。因此重演是思維的經驗;第三、歷史就是歷史家在現在重演古人思維性的經驗。
總之,歷史家向「過去遺物」理性地提問,而依據此「證據」以問答性重演以往的思想經驗。由而人性在歷史的發展中展現。歷史即人類的自我認知,也就是人性科學。這是柯氏的歷史詮釋論對歷史學的一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