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土意識的抬頭今日,突顯研究涉外事件的價值與重要。十九世紀西方的堅船利砲的工業文明,衝擊東方中國停滯的儒家為主的農業文明,清廷面臨禦侮戰爭時的回應西方的挑戰,其過程與結果雙方均有不少文獻記載,其原因、影響足資鑑戒。本論文主題:「十九世紀中國的禦侮戰爭-以中法戰爭臺灣戰役(1883-1885)為論述中心」,因此著重在:針對晚清的禦侮戰爭,探討中法戰爭臺灣戰役所扮演的角色,嘗試提出臺灣戰役在中法戰爭上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清廷在臺之禦侮,臺灣在中法越南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臺灣戰役的禦侮布防、過程、意義、影響,以及中央、地方官員與民間的禦侮思想均為問題焦點。嘗試論述臺灣戰役的源起,分析戰前籌防、西人對臺灣戰役的評論、戰爭情況、臺灣戰役中的爭議、臺灣戰役後的獎懲、禦侮戰爭與臺灣戰役的評價,以及中法戰爭後臺灣的銳意革新等,說明歷史事實的真相與做較全面的歷史解釋,以重建歷史發展的脈絡。
本論文以臺灣戰役為主軸,貫串全文各章節,強調:背景、戰爭、落幕、影響等四大面向,從歷史學的本質,作宏觀之說明與微觀之解釋。在各章節中製作相關圖表,地圖、戰爭圖、分析圖與表;並以三個附錄補充闡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