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5/50831 (92%)
造訪人次 : 12652106      線上人數 : 3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5876


    題名: 基隆河中上游河谷地區土地利用之研究
    作者: 劉承洲
    貢獻者: 地學研究所
    關鍵詞: 基隆河中上游
    土地利用
    日期: 1978
    上傳時間: 2010-08-12 14:51:10 (UTC+8)
    摘要: 基隆河中上游河谷地區位於台灣東北角,境內多山,平地狹小,各項土地利用深受自然與人文環境之影響,至其發展頗多差異。蓋此河谷,兩側山丘夾峙,一谷中穿,形成台北盆地、基隆港口、宜蘭平原之孔道,鐵路公路穿行其間,運輸倉儲頗為發達,此其一。群山突兀,溪谷縱橫,地形崎嶇,不利農耕,農業發展深受限制,此其二。上游谷地僻處山區,人口稀少;中游谷地位置優越,人文薈萃,因而建築用地面積懸殊,此其三。北基運輸走廊介於台北基隆之間,交通方便,市場廣大,有利於工業發展,惟空間狹小,地形零碎,工業用地難求,此其四。基隆河中上游山地盛產煤炭,金瓜石九份出產金銅,對台灣經濟建設頗多貢獻,此其五。山區終年濕潤,青山茂林,為其特有之地理景觀,此其六。由於本區土地利用甚為複雜,故研究此一問題深具地理意義。
    本文係從地理學觀點,探討本區土地利用相互差異之地理因素,並提出改進意見,以達地盡其利目的。
    全文共分六章,凡十萬六千餘字,各章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說明本文研究範圍、地理位置與研究方法,並論述台灣河谷坡地之開發利用,必須基於地理因素,作深入之分析與妥善之規劃,始能發揮土地利用之最大效益。
    第二章 土地利用分佈 敘述本區農地、林地、礦場、建築用地、工業用地、運輸倉儲用地之利用狀況,分析各項土地利用因受自然與人文環境影響,致其發展頗多差異之原因。
    第三章 農業土地利用 以自然地理因素如何影響本區農業土地利用為主題,敘述地形與農地分佈、氣候與作物栽培及土壤分佈與農作影響,並提出適應地形、氣候與土壤之增產方法與建議。
    第四章 天然資源利用 說明森林與水土保持之關係,論述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之地理因素,並列舉林地與礦區環境惡化之原因及其改進方法。
    第五章 聚落分佈與發展 以聚落分佈為經,以建築用地、工業用地、運輸倉儲用地為緯,依據本區自然與人文環境,分析其分佈與發展之地理因素。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針對本區土地利用得失,列舉興革意見。
    顯示於類別:[地理學系]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404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