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論文提要
本論文研究前題
《六十甲子聖母詩籤》其安撫人心方式在於文字通俗易懂,容意讓信眾接受,可以媲美西方的心理諮商,給信眾提供一種民俗療法,而且問事程序簡單,求問者可以享受經濟實惠的利益和盡到求問保密原則,因此其流通方式奠基於廟宇的固定場所,進出方便、安全,解答取得容易,形成地方廟宇文化的特色。
本論文研究內容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詩籤的種類、流傳與作者
第三章 六十甲子聖母詩籤的結構
第四章 六十甲子聖母詩籤的故事
第五章 六十甲子聖母詩籤的譬喻
第六章 解籤的中庸原則和社會功能
第七章 結論
本論文研究成果
一 蒐集桃、竹、苗三個地區二百三十五座廟宇,了解廟籤流通的種類有一十六種,統計廟籤使用的廟宇,從調查情形得知《六十甲子聖母籤》流通最廣,且做出作者推論。
二 介紹《聖母籤》的主要結構有籤詩、籤題、籤文、解(斷)、解說,找出籤詩句子形式、安撫模式、內容比興等寫作技巧。
三 考證詩籤故事出處有歷史故事、戲曲故事、民間傳說與俚語民俗等大項。再經詳細分析得到:
(一) 「慈裕宮」第5籤和第40籤的模糊故事釐清為四則故事。
(二) 在解籤方面找到新的輔助方向的有:第13籤、15籤、17籤、19籤、41籤、52籤、53籤等。
(三) 由籤題判斷如:第2籤〈趙子龍救阿斗〉,第14籤〈曹公賜雲長馬袍贈金銀〉,依循故事經由正史到平話到演義最後到戲劇等演變過程的脈絡得知詩籤故事是民眾喜愛的戲劇,且大部份故事完整收錄在早期台灣民間歌謠中如:《六十條手巾歌》、《中國歷史及民間傳說歌》等,亦得知臺灣早年民間流行講古。
(四) 民眾亦能將故事轉換成口頭語運用於日常生活中如: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奸雄曹操等。
(五) 民間發展本土戲如「陳三五娘」和邊唱邊跳的小戲如「車鼓弄」。
(六) 民眾可以自然將俚語做為與人互動和溝通如:銅銀買紙襪。
四 將籤詩分類成上吉、中吉、小吉三等,討論籤詩的譬喻大部份取材於大自然、花草和民間簡易術士用語,且多數詩句早已是民間朗朗上口溶化在生活之中的語詞。又在解籤時,猶應注意解釋說明是否喚起信眾對生命的信心,因而得到四種研究結果:
(一) 解籤要注意譬喻的靈活變化與彈性原則。
(二) 求籤是運用占卜原理。
(三) 從新詮釋籤詩可以增加信眾對未來的信心,如筆者將第09、10、33等籤,成立新的解釋方法。
(四) 籤詩的詩句化為普遍存在早期臺灣社會成為民間、活用慣用之流行語。
五 探討多數信眾求問的主要事項,以明白信眾的心理需求,源自期待解決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而將詩籤作為處理家庭、事業、人際等多面向生活問題的依據。且用宏觀與微觀的角度看到詩籤的社會功用兼具外顯功能在於提升社會活動的參與,潛在功能在於提升社會的凝聚力和風俗制度的建立與文物的保存,還有反功能,極易造成人與群體之間反對、衝突和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