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308474 線上人數 : 6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157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577
題名:
田漢詩歌研究
作者:
王碧蘭
關鍵詞:
田漢
詩歌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8-25 09:15:16 (UTC+8)
摘要:
田漢被譽為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全能的作家,他的國學深厚,又留心西方文藝思潮,舉凡戲曲、話劇、電影、音樂、翻譯、小說、散文、新、舊詩及文論等均有豐富之著作。台灣在戒嚴時期,新文學的書籍與資料,幾乎全面禁止,搜羅不易,何況田漢是共產黨員,又是中共國歌歌詞作者,想要冒險一睹田漢作品的機會,也是難如登天。如今政治上已解嚴,大陸對台政策修正,兩岸在文化上、學術上有了積極而頻繁的交流,相關的資料與作品較易取得、蒐羅,因此才得以深入探索其生平與豐碩的著作。
田漢所處的七十年間是中國政治動蕩不安的時期,他出生於清末甲午戰爭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第三年,經歷國父推翻滿清、民國締造、軍閥割據、抗日戰爭、國共內鬥、中共建政,最後卻卒於文化大革命的批鬥。身為毛澤東「筆桿子大軍」之ㄧ的田漢,雖有汗馬功勞,亦無法避免文革所帶來的浩劫。當時,有關田漢的作品全遭沒收或焚毀,其子女、親朋亦受到直接或間接的連累,即使有所收藏,亦不敢出以示人。至1979年平反後,才陸陸續續從各報社、雜誌及各地親友輾轉蒐集許多流落的作品。四年後(1983年),北京戲劇出版社將這些作品集結出版,題名為《田漢文集》十六卷。之後,研究田漢的中外學者越來越多,於是在1984年4月成立「田漢研究會」,同時也舉辦相關的學術研討會,並將論文編輯成冊刊行。1996年3月又成立「田漢基金會」,隸屬中共中央文化部,並在大陸各藝術學校設立「田漢獎學金」與「田漢獎」,鼓勵後學者參與戲劇或田漢作品的相關研究。2000年12月,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再將十七年來所新增補作品,重新編成《田漢全集》,共二十卷,每卷一冊,約八百多萬字,這是目前收錄田漢作品最齊全的資料。
本論文即研究這位身逢亂世的中國近代戲曲、話劇、電影編劇的大作家,同時也是一位以詩歌紀錄時代的詩人。田漢雖以戲曲、話劇、電影作品名聞遐邇,但其歌詞、新詩及舊體詩也以生動的語言、昂揚激烈的情感,寫下時代的腳印,文化的足跡,在近代中國有劃時代的地位與不朽的價值。但其戲劇上卓越的成就,掩蓋其詩歌的光芒,研究近代文學史的學者專家,大多只談其話劇與傳統戲曲的成就,而忽略詩歌上的價值,這是很遺憾的事情。
讀田漢詩歌令人覺其真情流露,才華洋溢,融合時代語言、時代脈動,發揮詩歌實用的價值,咀之愈久,愈覺其國學深厚,舉凡經、史、子、集無所不涉,尤精通史學。詩歌中常藉古喻今,誠摯感人;又涉獵西洋文學,熟悉歐美文藝思潮流變,中西交融,追步呼應國內五四文學運動。本人於撰寫碩士論文《田漢白蛇傳劇本研究》後,即感於田漢成就的浩瀚精深,所知僅不過是皮毛,今幸有機會繼續升造,深感田漢詩歌部分極富時代性,如〈畢業歌〉、〈義勇軍進行曲〉等在抗日時期膾炙人口的詩歌,至今仍傳唱不輟,而〈義勇軍進行曲〉也已成為中共國歌,影響至今,故有其研究價值。因此本人以《田漢詩歌研究》為論文題目,希望藉此對其詩歌做一分析、歸納,進而探究其形式、內容、時代價值與影響。
本論文以《田漢全集》第十一、十二卷所收錄的詩歌為主要研究範圍,將一千零七十八首詩歌作一整理、分類、歸納、統計,發現每首詩各有其時代特色與不同風格。從早期作品中可探究五四新文學運動時代,新詩萌芽發展之軌跡與脈絡;中期的歌詞、新、舊體詩則古為今用,融合時代活潑的語言,結合時事,發揮詩歌的實用性,紀錄了軍閥割據、國共對抗、八年抗日的悲壯史事;晚期詩歌則多歌頌中共建政後各項文化、經濟、社會、國防、工程建設的發展,激勵人民同心協力,建設新國家,雖然多歌功頌德,但亦可反映田漢的一片赤誠與對新國家的期盼。田漢以詩歌記載當時愛國志士、熱血青年,為國為民,拋頭顱、灑熱血大無畏、視死如歸的豪情壯志;其話劇、戲曲、電影中的動人歌曲,在全民抗日時期,對士氣有高昂的激勵與影響。全面團結青年,抵禦外侮,是戰,是降,是主人,是奴隸,是存,是亡的抉擇,凝結全民抗日的決心。
本論文共分九章,大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範圍及方法。
第二章「目前研究田漢的狀況」。此章從日本、大陸、台灣等三方面蒐錄相關研究田漢的著作,按照時間先後加以整理、歸納,並略述其目前研究之狀況。
第三章「田漢生平、交游與性格」。此章說明所處時代環境及生平,並略舉戲劇界、電影界、音樂界、文學界、政治界等友人數名,希望對田漢詩歌內涵的了解有所裨益;並從其各層面的迎迓應酬中,探討其多方的人際關係,進而歸納其性格。
第四章「田漢詩歌分類探述」。將田漢新、舊體詩及歌詞,依形式分類、歸納,並旁及戲曲、話劇等代表作中的歌詞作為佐證。歌詞方面分戲曲、話劇、電影、其他四項;新詩分小詩與長詩二項;舊體詩分古體詩與近體詩二項論述。
第五章「田漢詩歌思想淵源與創作歷程」。第一節首探田漢思想淵源,先述家鄉湖南自古以來的文風,繼而敘革命高漲下湖南各地學風,再探述影響他最深遠的舅父易象,以及東渡日本後,眼界大開,受日本及西方各種思潮的影響。第二節將田漢詩歌分初期(留日時期)、中期(抗日時期)、晚期(中共建政時期)三階段探究詩歌的創作歷程。
第六章「田漢詩歌主題與創作理念」。第一節將詩歌主題歸納為漂泊、抗爭、寫實、愛國與關懷等主題,第二節從田漢所寫文論中整理歸納,探述其詩歌的創作理念──時代化、社會化、生活化與通俗化。
第七章「田漢詩歌特色與瑕疵」。此章從歌詞、新詩、舊體詩三方面,分述並歸納出田漢詩歌內容上與形式上的特點,並探究其缺失。
第八章「田漢詩歌價值與影響」。本章歸納田漢詩歌的價值:一、參與開拓早期的自由詩。二、紀錄動亂的時代。三、旁證國共相爭的史料。四、創作話劇的詩化。五、提升戲曲的文學性。六、開創電影歌詞的先河。七、紀錄演員生活。從這些方面探述田漢的貢獻與成就,並進一步探述詩歌與戲劇、音樂、電影結合後,開啟後代表演藝術的發展,對現代歌詞創作、反陳腐思想及承繼詩史精神等,均有相當的影響。
第九章「結論」。總結以上之研究,綜述肯定田漢詩歌的創作,對民族精神的啟發,時代的傳真紀錄,以及對戲曲、話劇、電影的貢獻與影響,在詩歌史上亦應給予重視。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310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