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25/51091 (92%)
造訪人次 : 13998692 線上人數 : 2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教育學院
心理輔導學系暨心理輔導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教育學院
>
心理輔導學系暨心理輔導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1547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547
題名:
從愛情經驗回觀童年目睹父母婚暴影響之自我敘說
作者:
林美伶
關鍵詞:
目睹子女
婚暴
愛情關係
代間傳遞
自我敘說
轉化歷程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8-24 13:32:39 (UTC+8)
摘要:
本研究源起於研究者因自身在愛情中的不順遂與困頓而開啟了自我探索之旅,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意外的回觀童年目睹父母言語暴力的經驗,進而覺察童年目睹經驗對自身愛情的影響。在本論文中,研究者採「自我敘說」,以順敘法的方式訴說原生家庭故事、愛情故事、在愛情中轉化的故事,以探討目睹子女的目睹經驗對其愛情關係的影響,以及目睹子女在愛情關係中如何進行轉化。
經過研究者的自我敘說與探究的歷程,最後本研究的結果討論形成以下的發現:1目睹經驗對目睹子女的影響具個別差異(1)施暴的爸爸不等於壞爸爸;(2)受暴的媽媽不一定會將目睹子女拉入婚姻戰場;(3)親子關係影響目睹子女如何知覺與評價目睹經驗;(4)對自我女性角色產生矛盾與抗拒;(5)目睹子女對目睹經驗的主觀知覺與評價影響其愛情關係的發展。2表象行為背後的意義及其轉化歷程(1) 「代間傳遞」是為了處理早期受創的經驗;(2) 愛情擺盪在極端的相處模式是為了找到出口;(3) 自我覺察與早期創傷的修復有助於「代間傳遞」的轉化。
研究者期待透過此論文能使讀者用多元的角度與觀點來理解目睹子女的世界及其目睹經驗對她所產生的影響,理解目睹子女在愛情中的困頓與掙扎、理解目睹成年女性在愛情中的傷痛與許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矛盾、理解目睹成年女性又如何擺脫命運的枷鎖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路所可能遭遇的心理困境與生命的韌性。
顯示於類別:
[心理輔導學系暨心理輔導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387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