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54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25/51091 (92%)
造訪人次 : 13992234      線上人數 : 23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542


    Title: 二氧化矽/矽與二氧化鉿/矽的堆疊 結構表面與電性分析
    Authors: 馮舉威
    Keywords: 氧化鉿
    高介電係數
    閘極介電層
    氮化處理
    surface treatment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8-24 11:46:48 (UTC+8)
    Abstract: 當CMOS元件製程越做越小,二氧化矽為主的介電層已經到達物理與電性特徵的臨界線,本論文研究以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HfO2與HfSiO薄膜作為閘極介電層,在不同溫度的退火條件下,探討材料的結構性質與熱穩定性,同時實驗中以金屬/絕緣層/半導體的電容結構形式探討其電容值與漏電流的電性特徵,並對矽基板表面進行氨氣前處理與薄膜沉積後的低溫400°C電漿氮化處理作比較,分析氮化對介面品質的影響以及介電層薄膜的結構變化。本實驗利用低掠角X光繞射對試片進行晶格結構分析;以X光光電子能譜儀對薄膜間的鍵結組成鑑定;使用原子力顯微鏡對薄膜表面進行粗操度分析;最後以電性量測儀對MIS的電容結構測量高頻電容C-V曲線與漏電流效應的I-V曲線。實驗結果顯示,HfO2薄膜在提升退火溫度情況下,中介層會持續增加,導致電容值下降,但相對於漏電流也會降低,因為整體的EOT增加,而HfSiO的薄膜內與介面間的缺陷密度小,薄膜的熱穩定性佳,漏電流不易形成穿隧,此外也針對矽基板的表面做氨氣前處理形成SiNx層,能夠降低介面缺陷電荷,但對於中介層的形成有增加的趨勢,薄膜沉積後電漿處理可以使結構較為緊密,從改變退火溫度的C-V曲線中顯示;另外,從平帶電壓的遲滯效應中發現,引入氮原子有助於減少其薄膜內的缺陷捕捉電荷。
    Appears in Collections:[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暨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1243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