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在日常生活中,筆者常藉由繪畫創作來抒發出個人的情感,也常四處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試著從最基本的生活之中,尋找那最起初的心靈感動。
描繪現代生活的畫家Edward Hopper(1882-1967)曾說:「我在繪畫上的目標,始終是希望將我對自然(天性)的最底層印象(面貌)作最精確的描繪。如果這個目標難以達成,那麼,或許可以說,它是任何人類活動或任何理想繪畫的極致。」Hopper的言論與筆者對於繪畫長久以來的觀感頗類似,使筆者想用直接性的創作方式,以筆觸、顏色傳達出內心的情感,描繪出筆者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與感動。
筆者從小所生活的眷村是在時代下的特殊產物,隨著時代的改變眷村文化也將消逝。本論文中,筆者將藉著探討眷村的成因與流變,進而引導出眷村居民們面對大時代改變的心理層面。透過表現眷村的其他藝術形式:文學、戲劇、影像紀錄,與表現鄉土的藝術家:伍德、夏卡爾,歸納整理並再以筆者自身吸收轉化後,以繪畫形式來創作出以眷村為題材的繪畫作品。筆者希望透過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直接並單純地描繪出眷村改變過程中那內心的強烈感受。
本研究以創作為主,理論為輔,彼此相輔相成。全文共分為五個章節,各章要點如下:
第一章 緒論。闡述說明此論文研究之動機以及目的,並且清楚明確的寫明研究之方法與限制。
第二章 眷村的起源、變遷與鄉土情感。此章節介紹了眷村的起源以及由來,以多方角度認識眷村這時代下的社會現象,並以筆者從小居住的左營建業新村為例,對家園深深的情感便是筆者此論文研究創作中的主要來源。
第三章 鄉土情懷的繪畫表現。分析與筆者同樣對家鄉有著深厚情感的伍德和夏卡爾,分別採用身處在家鄉直接式的描繪與離開家鄉以回憶式的繪畫方式,使人們更加清楚的明白鄉土繪畫的表現形式與技法。另外,筆者再以此鄉土繪畫為出發,發展出以眷村為題材的鄉土繪畫創作。
第四章 自我的鄉土情懷之繪畫創作。賞析自我的繪畫創作作品,分析創作發展脈絡、表現手法與主題內容。
第五章 結論。此次論文研究之自我省思以及對自我的期許與未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