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38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49/51115 (92%)
Visitors : 14041151      Online Users : 2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382


    Title: 勞工案件訴訟審判之制度比較-以我國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為中心
    Authors: 李怡薇
    Keywords: 人民參與訴訟審判
    參審制度
    團體代表參審
    專家參審
    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
    Date: 2009
    Issue Date: 2009-08-13 13:55:15 (UTC+8)
    Abstract: 本文旨在以我國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為中心,探討德國、日本以及我國勞工案件訴訟審判之制度。首先,本文在第二章探討人民參與訴訟審判制度的類型以及我國在此制度的選擇。在許多先進國家之中,人民參與司法已經發展出諸多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陪審制度,其次為參審制度。而歐陸法系的國家,大多是發展後者居多。相較於他國司法制度在陪審或參審的發展,我國目前在實務運作上皆未採行,只是處於討論階段,但在立法趨勢上,則明顯以參審為發展的主要核心。而回歸到勞工案件上,德國勞動法院以及日本勞動審判制度內涵,說明了兩國在勞工案件的規劃上,都具有參審制度的精神。
    其次,本文第三章介紹德國勞動法院的發展歷史,勞動法院的運作、實施後調查以及正負面評價。從德國司法制度歷史回顧,不難發現德國勞動法院選擇以團體代表參審制審理勞工案件是有其脈絡可循,其制度選擇可被看做是勞資關係制衡力量的縮影。
    再者,本文在第四章中介紹日本勞動審判制度的發展過程,以及勞動審判制度的運作、實施調查以及正負面評價。從日本司法制度發展來看,雖然其並無沒有參審制度的歷史背景,但其實際運作上卻隱含著參審制度的精神。因此,在實際制度運作上發展出獨特的勞工案件訴訟審判程序。
    在介紹及分析完德日兩國勞動審判制度後,本文在第五章中探討了我國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的制度規劃並分析了各界對此制度以及草案的評價。從各國的立法經驗中,本文認為一個完善的勞工案件訴訟審判制度必須具備便宜(Cheap)、迅速(Speedy)、專門(Specialized)以及妥適(Suitable)等條件,然從我國專家參審試行條例草案及其制度僅符合部分條件,其餘仍猶待努力。對此,本文期待未來我國在討論勞工案件訴訟審判程序時,能有更周延的制度設計以改善勞工案件的訴訟環境,讓司法更符合人民的信賴與期待。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abor and Human Resources & Graduate Institute of Labor Science ]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861View/Open
    李怡薇.pdf1154KbAdobe PDF2048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