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劉申叔師培先生,生於清末適值中國學術發展轉型之際,以其天賦異稟、勤勉精進,於其三十六年之短暫生命中,參與革命,卻又鼓吹袁氏復辟,行為反覆,頗遭非議。而其一生雖幾經流離,卻仍能著述不輟。其著作種類豐富而多元,均有重要學術價值,為民初最負盛名之青年碩學。有關其學術之研究,涉及經學、文學、禮學、政治學、倫理學、文字學者所在多有,然對其體大思精之訓詁學作全面研究者,則仍付諸闕如。申叔先生之訓詁學主要見於《左盦集》與《左盦外集》,其他散見於單篇論文者亦夥。此外,申叔先生又有針對古籍詳加校釋之專著,且有運用訓詁闡明上古社會文明之篇章。其所涉內容兼賅語源之探討,及訓詁之落實與應用,均可見其精深宏富之研究成果。本論文即以「劉申叔先生及其訓詁學研究」為題,對申叔先生之家世生平、學術淵源作深入探討,並進而闡論其訓詁學之成就與影響。全文共分八章,其內容大要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撰寫本論文之動機與目的,及研究材料與方法,並論述前人研究申叔先生語言文字學之成果。
第二章劉申叔先生之生平:先敘述申叔家世;次就申叔經歷,分四期呈現其一生之梗概;再論述申叔之交遊及其門人。
第三章劉申叔先生之學術淵源:以揚州學派、劉氏家學及西方學術三端,探究影響申叔學術思想之根源。
第四章劉申叔先生之學術:就申叔對經學、史學、子學、文學、政治學及倫理、地理、義理、藝術諸學,說明其內容及特色,彰顯其淵博之學術成就。
第五章劉申叔先生之訓詁探源:分別就其對右文之推闡、轉語之運用及事物命名之探考等方面加以討論。
第六章劉申叔先生之訓詁實踐:先就申叔於《周書王會篇》、《穆天子傳》、《琴操》、《法言》、《白虎通德論》、《晏子春秋》、《荀子》諸書所補釋,分為校勘之例與注釋之例,論證其說,並提出若干商榷;於申叔詞例歸納之作,如補俞樾《古書疑義舉例》之闕者,及《荀子》、《毛詩》、及《史記》述《左傳》之詞例數種,就其所陳,逐條討論,以明其說。
第七章劉申叔先生之訓詁應用:專言申叔應用文字訓詁以考求古史之成績,依其所涉之內容,分別為名稱制度探源、考察社會演進及反映社會狀況,以觀其說之特色及影響。
第八章結論:總結申叔一生,熱衷政治,嘗有功於革命,卻轉而投身清廷,再又鼓吹帝制,成為袁氏復辟之助力。行為反覆,終遭致非議;然其於學術則多有建樹,尤其於訓詁之學成果豐碩,影響深遠,撮其要為:(一)其訓詁探源諸說,於現代同源詞研究頗有啟示;(二)其訓詁實踐諸作,於古籍整理有相當貢獻;(三)其訓詁應用,於古史研究深有助益。申叔先生堪稱為清末民初之訓詁健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