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123308 線上人數 : 45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1346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346
題名:
明代筆記所見明人社會習俗之研究
作者:
鄭春子
關鍵詞:
明代筆記
筆記
明代社會
社會習俗
習俗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8-12 14:40:46 (UTC+8)
摘要:
歷代筆記作品常蘊含大量社會史料,明人筆記作品蘊藏豐富之史料,足資成為開展一幅社會生活風情畫。本篇論文著眼於明人之飲食、穿著、居住以及行旅交通等四層面,直接來看明人生活面。過去較多論文已然研討明人社會風氣,均從文人文集、詩集,與通俗小說作品等之觀點;但若以「明人筆記」為主要研究對象,仍有可為之處。明人筆記是為明代文學重要寶庫,且可視為明瞭明人社會之第一手資訊;再輔以文集、通俗小說作品相互綰合,勾勒出不同於通俗小說中之社會習俗情境。
明人社會風氣轉變,研究者均以正德、嘉靖年間為其開端。於飲食方面,由明初期之儉勤、粗淡,至中葉以後逐漸轉變為奢華之局面,除可見其飲食之奢華外,較其前代更具為特色;飲食記錄雖襲自唐宋,但飲食已展現多樣化面貌,所不同者乃為飲食記錄方式大為增加,以時間、空間之觀點,甚而著重人之味覺,加強其感官享受層次,而其飲食態度,一如前人般,重視「養生」將其境界提升至遵生。在服飾穿戴上,一改元代之胡風,回歸至唐代之服輿制度,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均受此約束;然,經濟發達,促使人心受到「貪婪」之趨使,喜以外在裝扮產生炫耀心理,因此君王亦有隨興濫賞之心態,使之朝廷體制產生破壞,而社會上人民之裝束,亦有多樣化,不再遵守既有之規範,轉而為展現個人之身份,標誌著另一層階百姓對穿著上之覺醒。住居部分,明代文士建構自身之理想桃花源,企圖將人文與自然結合,融鑄假山偽石之當中,人工化性質相當濃厚;以此將外界之政爭紛擾,做一隔離,於居室、書齋之佈置中,均擺設古物、古瓷,仰其前人之淡泊之心襟。都城空間書寫可見其莊嚴,展現出一國之繁華與穩重,有著泱泱大度之風采。最後,行旅交通方面,明人顯現於唐宋時期不同之態度,將壯遊之心志視為生活中,必要經歷;歷代之宦遊,皆存在著被貶謫之宿命,心懷著如屈原之悲憤,然而明人卻此為遊歷大江南北之好時機,只要有好時機,莫不把握,以擴展其心胸。交通工具之利便,亦是促使士庶之遊旅興盛之一,不論水路、陸路方面,均提供當時代旅人之最好之媒介。
從此四方面論述,具見其明代之士庶於日常生活之心態,雖受其經濟、商業之影響,但仍不減見其生活之態度,追求個人自我性格之展現,舉凡逾越朝廷規制、跨其世俗之看法,十足展現明人迥異於唐、宋文士之個性,在繁華中見其真性情,於嚴格的體制下,仍保有自身所展現之價值,汲汲營營於區別其他族群,有著時代所鎔鑄之性情存在。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417
檢視/開啟
鄭春子.pdf
12163Kb
Adobe PDF
4821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