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50/51116 (92%)
造訪人次 : 14647989 線上人數 : 21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全部CCUR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查詢小技巧: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進階搜尋
主頁
‧
登入
‧
上傳
‧
說明
‧
關於CCUR
‧
管理
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
博碩士論文
>
Item 987654321/1342
資料載入中.....
書目資料匯出
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
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
引文資訊
資料載入中.....
資料載入中.....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342
題名:
《淮南鴻烈》氣論思想研究
作者:
楊婉羚
關鍵詞:
淮南
氣
陰陽五行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8-12 14:03:14 (UTC+8)
摘要:
漢代為氣論思想蓬勃發展的年代,上至天文、曆法、星象、節候的輪轉,下至地面上動植礦物的生化之理,以及人之形體、精神、思慮的形成與運作,漢人皆以氣論詮釋。氣論思想特色在於以氣為天地宇宙萬物最根源之本體,同時氣透過本身所蘊含陰陽兩種元素激盪調和創生萬物,因此又具有無限生生之理緒,此外,氣既無形又有形的特質,使其得以貫通無有,將形上與形下作緊密的挽合,組成一個看似具體但又充滿無限生生之氣化整體世界。
漢朝初年的《淮南鴻烈》為淮南王安集眾賓客共同撰作完成的重要著作,其內容包羅萬象,並以道家思想為主軸,且兼融先秦眾家學術思想之長,成為漢初集道家思想大成之著作。同時,它繼承戰國以降的氣論思想,並作徹底的發揮與展現,將陰陽五行之氣結合,並且廣泛運用在詮釋天道運行規律、宇宙萬物生化過程以及天地間一切事物變化事理之上,具有承先啟後之功。故本文試以氣論思想為主,探討《淮南鴻烈》中的氣論思想結構。以下簡述各章主旨。
第一章,說明本文撰寫之研究動機、目的與研究方法、範圍,並簡要敘述前賢研究之成果。
第二章,簡述劉安生平事蹟與相關著作,並討論前人對《淮南鴻烈》思想家派歸屬問題,以及其成書時代背景與氣論思想淵源。
第三章,整理分析道之內涵和道與氣的關係,與道創生萬物的過程、次序和氣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後討論無限道體透過氣之連結在現實世界的展現,藉此闡明氣由無限道體中落實到有形世界之過程。
第四章,透過全面的對天文、曆法、星象、節氣、地理、物類產生之現象探討與分析,試圖藉由陰陽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變化,傳達出氣化天道輪轉不息以及貫通天地包羅萬有的特色。
第五章,討論陰陽五行之氣與各種物類之間的相互感應、影響,並藉由天人是一、天人同類的特殊關係,強調以人為尊的觀念,且說明人可直接與天相互感應,因此人之行為不合道,天就會降下災異;反之人行道便能精誠感通,天也會有所回應並降下祥瑞。
第六章,探討氣化作用落實於人的肢體、臟器,以及其在溝通內外所扮演的角色,和氣化作用對心性情欲的產生與表現所造成的影響,並帶出人貴於萬物,且具備變化氣質的修養學習工夫的特點。
第七章,結論,首先論述後世的批評與褒揚,其次討論氣化思想對後世之影響,最後總論《淮南鴻烈》之氣論思想特色,希冀藉由各章的討論能充分掌握《淮南鴻烈》氣論思想之全貌。
顯示於類別: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
格式
瀏覽次數
index.html
0Kb
HTML
358
檢視/開啟
楊婉羚01.pdf
53Kb
Adobe PDF
538
檢視/開啟
楊婉羚02.pdf
85Kb
Adobe PDF
335
檢視/開啟
楊婉羚03.pdf
79Kb
Adobe PDF
234
檢視/開啟
楊婉羚04.pdf
95Kb
Adobe PDF
382
檢視/開啟
楊婉羚05.pdf
198Kb
Adobe PDF
1036
檢視/開啟
楊婉羚06.pdf
437Kb
Adobe PDF
978
檢視/開啟
楊婉羚07.pdf
417Kb
Adobe PDF
874
檢視/開啟
楊婉羚08.pdf
803Kb
Adobe PDF
1624
檢視/開啟
楊婉羚09.pdf
334Kb
Adobe PDF
1447
檢視/開啟
楊婉羚10.pdf
320Kb
Adobe PDF
705
檢視/開啟
楊婉羚11.pdf
241Kb
Adobe PDF
647
檢視/開啟
楊婉羚12.pdf
161Kb
Adobe PDF
1186
檢視/開啟
楊婉羚13.pdf
92Kb
Adobe PDF
374
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