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6962/50828 (92%)
造訪人次 : 12466231      線上人數 : 9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341


    題名: 張載《正蒙》氣論思想之研究
    作者: 陳國勛
    關鍵詞: 張載
    正蒙
    氣論
    太虛
    太虛即氣
    心統性情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8-12 13:53:58 (UTC+8)
    摘要: 本論文以張載《正蒙》氣論思想研究為主要探討的命題,《正蒙》一書為北宋張載畢生學術思想的總結,其內容大抵皆以儒學為宗。首先,筆者論述的範圍,即是在張載的哲學體系下,以「氣」作為其最高存有論之定義,並且透過氣化聚散、交感之作用產生萬事萬物,建立起一套氣化本體論的系統架構,其目的即是為了解釋現象世界中所有萬物發生的根源與歷程,復次,張載更以氣化宇宙論,解釋宇宙人生的現象,從而開啟了儒家建構形上理論之先端。再則,對於人性論方面,張載則以「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之說,以虛氣為基調,說明人心性之由來,接續著虛氣一本的理論論述人心性之由來。最後,則以心性道德修養功夫之證成,說明在一氣流行之下,天道性命相貫通的理論,以吾人應當變化氣質、盡心知性、大心無我以達符應天道清虛至善之體。故本論文一共分為六章,分別論述張載之生平與學術思想之緣起,並於其思想體系中分述太虛即氣之本體論、氣化宇宙論及心性的功夫修養論。


    第一章、 緒論:主要為研究動機、研究材料與範圍以及研究方法。說明本論文針對研究張載《正蒙》氣論思想之動機,與張載及其有關作品之相關研究的材料收整,還有針對張載哲學體系下的論述方式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張載生平、著作與思想緣起及其學術宗旨:首先,主要為論述張載一生的行誼與事蹟,對其從幼至年長及其壯老至卒,作一略述之交代,並陳述其所著之作品。其次,則為論述張載思想之緣起與其學術之宗旨,說明張載思想的啟蒙與其發展的歷程及其最後學術之歸向。


    第三章、 太虛即氣之本體論:本章一共分為二節,第一節主要論述為張載之前的「太虛」說與「氣」說,先由前人論述「太虛」與「氣」之發展歷程,作為「太虛」與「氣」在歷來於概念定義的使用上之不同,分述出「太虛」與「氣」原始意義與後來定義。第二節主要為論述張載太虛即氣本體論,並以太虛為體、氣為相,論述虛氣在現象位階上的不同,然而其雖為異層,其實於質上本是為一。其次,則為論述虛氣與神之間的關係。最後,以虛氣為一真實存有,排佛、老空無的價值意識,以立張載太虛即氣說為一真實不妄之論。


    第四章、 氣化之宇宙論:氣化宇宙論顧名思義即是談論由一氣所變現的時間、空間之現象,故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為氣化之天地觀,其中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言氣化天地之由來;第二部分言宇宙空間中天地日月星辰之說明。第二節則為氣化之下的陰陽五行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先論述陰陽五行之概說。第二部分則言張載氣化下的陰陽五行觀。


    第五章、 氣化之心性與功夫修養論︰本章共分兩節,第一節為論述張載氣化下之心性論,共分六個標目,主要論述為張載氣化之下的性體義與心體義;第二節則為論述張載的功夫修養論,共分五個標目,主要為談論張載於人性論上必須要持守的功夫項目。
    第六章、結論︰主要論述為張載思想的特色與評價。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博士班碩士班]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392檢視/開啟
    陳國勛02.pdf270KbAdobe PDF468檢視/開啟
    陳國勛01.pdf101KbAdobe PDF262檢視/開啟
    陳國勛03.pdf256KbAdobe PDF278檢視/開啟
    陳國勛04.pdf295KbAdobe PDF233檢視/開啟
    陳國勛05.pdf560KbAdobe PDF1008檢視/開啟
    陳國勛06.pdf1227KbAdobe PDF2568檢視/開啟
    陳國勛07.pdf2725KbAdobe PDF2288檢視/開啟
    陳國勛08.pdf2072KbAdobe PDF2179檢視/開啟
    陳國勛09.pdf3057KbAdobe PDF1525檢視/開啟
    陳國勛10.pdf659KbAdobe PDF417檢視/開啟
    陳國勛11.pdf383KbAdobe PDF697檢視/開啟
    陳國勛12.pdf343KbAdobe PDF329檢視/開啟
    陳國勛13.pdf586KbAdobe PDF366檢視/開啟
    陳國勛14.pdf193KbAdobe PDF179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