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台灣地區環島鐵路網,曾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建設及民眾南來北往的主要交通工具,惟在高速公路交通興起與近年高鐵的速度競爭下,鐵路交通已有式微現象,面臨區域型交通與長距離鐵道旅遊的轉型考量,因此而有通勤電車與各種主題列車的推廣。過去長期被批評營運消極、資產維護不力的台鐵必須以新的思惟進行鐵道交通與資產的活化新生。
國內目前對鐵道空間與建築的保存,還是以單點的保存為主要方式(陳麗君,2006),缺乏整體規劃並由鐵道路網再串聯週邊環境資源。雖然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已有數座車站古蹟的整建維護與環島鐵道藝術網絡計畫的推動,但成效有限。近年國人對於悠遊慢活的生活與旅遊方式已有體認,正是發展台灣鐵道生態旅遊的適當時機,藉由鐵道生態旅遊的過程推廣地方文化體驗、環境生態維護與鐵道空間設施的保存再利用,是台灣鐵道最具競爭力的發展方向。
其實在21世紀末鐵道文化資產的保存與21世紀初環保生態的理念推動下,鐵道旅遊在日本及歐洲地區,已成為一種多樣化且能符合不同年齡層需求的旅遊方式。花東鐵道豐富的景觀體驗與空間設施其實就是發展鐵道生態旅遊的絕佳條件。本研究蒐集回顧鐵道相關文獻、生態旅遊與旅遊體驗,參考國內外鐵道活化再利用案例,並實地走訪案例基地進行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綜合分析提出多元的車站空間再利用、周邊空間活化及景點可及性的各項策略,營造包含休閒娛樂、學習教育、歷史美學與場所故事等之豐富旅遊體驗,並同時提昇社區意識強化在地情感。本研究亦提出目前鐵道生態旅遊之關鍵仍在台鐵的經營理念,台鐵必須以新的思維積極投入鐵道交通轉型為旅遊服務,提昇車站品質、服務水準及空間設施的保存再生,建構周邊資源連接度,使遊客獲得高品質與多元的旅遊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