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29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6965/50831 (92%)
Visitors : 12636804      Online Users : 5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294


    Title: 都市更新主體之共生模式
    Authors: 廖乙勇
    Keywords: 都市更新
    都市更新主體
    共生模式
    共生理論
    非零和理論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8-11 13:29:36 (UTC+8)
    Abstract: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思維於1972年斯德哥爾摩的「人類環境會議」(The Human Environment)中被提出後,永續發展議題與研究便在全球如火如荼的被討論與擴展。而當永續發展論壇於1992年7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永續發展地球高峰會議-21世紀議程(Agenda 21),並確定永續發展主張為「全球思維,地方行動」後,永續都市發展的新思維亦運用而生。都市發展為因應永續發展思維,舊市區開發(都市更新)的都市新永續發展觀逐漸被重視。
    綜觀都市發展史,都市具有「成、盛、衰、空」的生命週期。因此,有些都市學者以「有機論」及「生物論」來詮釋都市的再生價值,使都市保有文化生命力與文明競爭力。而都市再生價值依都市發展的演進過程而有所差異。1953年,美國住宅經濟學家Miles Colean首先提出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一詞,主要意義是維持都市的生命力,促進都市土地更有效的使用。1950-60年代,都市更新著重於實質環境的改善,造成社群意識的瓦解及社區網絡的破壞,使都市喪失文化生命力。1970年代,稱之為都市再利用(Urban Reuse),著重於社會及文化保存(Conservation),雖然保有文化生命力,卻限制地方經濟的發展。1980年代,稱之為都市再發展(Urban Redevelopment),著重於經濟的發展,雖然提昇都市的文明競爭力,卻被批評為都市縉紳化的現象(Gentrification),造成社會階層的衝突與對立。1990年代以後,稱之為都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使都市朝向有機活化的多元發展。
    永續發展觀念起因於對環境、社會與經濟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建構生態對應環境、生活對應社會及生產對應經濟的永續發展三生觀念。從永續發展的「社會、經濟、環境」三個面向檢視都市更新。1950-60年代,政府的都市更新政策偏重於實質環境改善;1970年代,都市更新政策以居民為主偏重於社會保存;1980年代,都市更新政策偏重於經濟發展,由建商主導。換言之,1950-1980年代的都市更新主體(政府、居民、建商)均以「自利」為出發點,經常產生矛盾、衝突與敵對的關係,造成都市環境、社會及經濟三個面向的「零和」發展,違背都市更新永續發展的精神與目標。1990年代,都市更新主體從「自利」觀念中加入「利他」觀念,使得「衝突與敵對」的關係演化為「共生」的關係。著重於都市有機活化的發展,都市從「零和」走向「非零和」發展。因此,21世紀的都市更新應朝向「共生多贏」的發展。也就是說,都市更新主體應以「居民有共識、建商能共享、政府可共信」為理念,營造「社會有共識、經濟能共享、環境可共榮」的共生都市,創造都市更新主體的共同利益。
    1990年以前,台灣的都市更新主要由公部門推動。1960-70年代,台灣工商發展,經濟起飛,人口快速集中都市,大量興建住宅。當時建成的老舊市區,目前已不敷社會、經濟及環境的需求,亟需更新。因此,1993年台北市政府增訂獎勵私人團體興建都市更新建設事業專章,獎勵民間辦理都市更新。1998年,總統頒布實施「都市更新條例」,開啟公私合作都市更新的機制,成為台灣都市再發展的重要策略。但是,由於都市更新主體的「自利」觀念與「敵對」關係,經常造成公私部門的矛盾、社區居民的衝突及開發效益的爭端。因此,都市更新推動過程困難重重,時程冗長成效不彰。都市更新主體之間為何不能放棄「自利」的觀念及「敵對」的關係,改以「自利利他」的觀念與「共生」的關係,創造都市更新主體「共生多贏」的發展呢?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共生理論」(Co-Sun theory)與「非零和理論」(Non-zero theory)為基礎,設計三階段質化及量化問卷,以台北市都市更新案例為範圍,調查都市更新主體(居民、建商及政府)之間的關鍵因素,並以因子分析及Tobit迴歸分析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因素,研擬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關係,建構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模式,提供都市更新策略及操作機制的參考。各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基於國內外都市更新發展現象及課題的觀察,引發本研究的動機及目的,並界定本研究的範圍及限制,進而提出「都市更新主體具有共生關係」的研究假設,研擬本研究的內容、步驟、方法及流程。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都市更新發展趨勢分析:基於都市更新有機論、社會論、經濟論、生態論及政治論各領域的文獻回顧,發現都市更新缺乏「共生論」。分析國外都市更新的發展現象及趨勢,比較論證台灣都市更新發展的趨勢與都市更新主體之間的課題。
    第三章、理論架構:經由生物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及環境學等各領域論證「共生理論」,並分析論證新制度經濟學的「合作理論」及日裔學者福山的「信任理論」。進而建立本研究都市更新主體「自利利他」的共生理論架構。
    第四章、都市更新主體共生因素調查分析:以台北市都市更新案例為範圍,以居民、建商及政府為調查對象,調查分析都市更新主體之間的共生因素。
    第五章、建構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模式:基於都市更新主體共生因素的調查分析結果,進一步以「共生度、共生係數及共生指標」分析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關係,建構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模式。並以台北市都市更新案例檢驗都市更新主體之間的共生度。
    第六章、結論及建議:本研究提出三項結論:1、都市更新主體「自利利他」共生理論;2、研擬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關係;3、建構都市更新主體的共生模式。三項建議:1、都市更新主體共生模式建議;2、都市更新共生度檢視表建議;3、都市更新政策建議。
    關鍵詞:都市更新、都市更新主體、共生模式、共生理論、非零和理論
    註:Co-SUN的意義有二個特質:一是實質意義的特質,它是指『共在太陽下創生』,其中Co是指「共同、相互、聯合」之義,SUN是指太陽。地球環境上所存在的質能體與生命體,皆因太陽的作用關係而生,因此以『Co-SUN』來表達『共生』有它的實質意義和價值。二是語音音韻意義的特質,『Co-SUN』英語發音與『共生』的華語發音有相似的音韻,因此以『Co-SUN』來表達『共生』更具生動價值。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431View/Open
    廖乙勇01.pdf105KbAdobe PDF269View/Open
    廖乙勇02.pdf484KbAdobe PDF375View/Open
    廖乙勇03.pdf921KbAdobe PDF212View/Open
    廖乙勇04.pdf935KbAdobe PDF217View/Open
    廖乙勇05.pdf3913KbAdobe PDF338View/Open
    廖乙勇06.pdf489KbAdobe PDF7698View/Open
    廖乙勇07.pdf4595KbAdobe PDF321View/Open
    廖乙勇08.pdf3704KbAdobe PDF239View/Open
    廖乙勇09.pdf6337KbAdobe PDF293View/Open
    廖乙勇10.pdf1942KbAdobe PDF200View/Open
    廖乙勇11.pdf945KbAdobe PDF235View/Open
    廖乙勇12.pdf5390KbAdobe PDF296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