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人類生活水準隨著教育程度提升、科技進步、生活素質改善與社會環境演變,對於弱勢團體的尊重,也成為是否進入已開發國家的重要指標及象徵。民眾對肢體障礙者心態上也應隨之改變,開始注意這些從未被正視的族群。
「無障礙環境」(Barrier-free environment)於國內產、官、學界極力推動多年,雖已改善許多公共空間使用不便困擾,但尚有更多在日常生活中,與民眾息息相關的金融機構,如銀行就是常被忽略的一環。
國內民眾進出銀行頻繁,肢體健全的我們看見銀行建築物為了塑造出厚實穩固的形象,將室內地坪高度提高,階梯也就成為銀行氣勢的延伸,熟不知卻成為肢體障礙者進入銀行最大的阻礙,無論實際使用上的需求、無障礙環境整體考量或對政府政策而言,銀行無障礙環境及設施之建立,應是目前當務之急。
設置無障礙環境及設施不該只是為了應付檢查,以真誠態度平等對待與關懷肢體障礙者,才是真正尊重與將心比心。期望銀行能扮演供公眾使用建築物無障礙環境推動者之角色,用心巧思的設想,就能令許多人更便利。
本研究透過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南縣市分行改善肢體障礙者使用無障礙設施與透過肢體障礙者問卷調查,將調查資料數據統計後分析,探討改善項目及具體建議,提列具體結論。並以「行為性、適宜性及需求性」層面歸納出設置無障礙「機車」停車位之急迫性,提供日後政府相關部門、銀行業者及各產業無障礙環境改善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內容共分為五章二十節,第一章「舉證法」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社會背景、回顧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及研究方法與流程,作為進行後續研究之基礎;第二章以以「論證法」進行文獻回顧,提出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基礎;第三章以「實證法」進行肢體障礙者在無障礙環境之行為性、舒適性與需求性進行問卷調查;第四章以「驗證法」將研究理論架構基礎與實證所得的結果進行驗證,得出論證與實證間的相同性及提出對策;第五章從行為性、適宜性及需求性層面提出研究心得結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