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292
|
Title: | 都市住環境設施評價模式之研究 |
Authors: | 楊謙柔 |
Keywords: | 都市住環境 住環境設施 評價模式 |
Date: | 2008 |
Issue Date: | 2009-08-11 13:21:03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從都市居住環境問題出發,探討都市住環境設施的價值。由於都市住環境係由各種環境設施所組成,人類使用環境設施所提供的服務以增進人類福祉。藉由住環境設施的評價,可讓我們瞭解住環境水準價值。然而,如何建立住環境設施評價模式,藉以估計並瞭解不同住環境設施組合之環境價值,乃本研究動機。
首先,經由相關文獻回顧與評析,釐清並整合住環境設施體系,從消費者選擇以及願付價格的角度,探討都市住環境設施的價值。應用特徵價格理論,以住屋價格為媒介,建立人們願意為享有某種住環境設施水準時,願意支付的最大價格函數。透過地理資訊系統GIS,將台北市2007年1169筆中古屋成交個案資料予以定位。針對每一個案於都市住環境中與各項〝日常生活設施〞之關係進行調查分析,建立都市住環境設施評價模式。
藉由住屋點與設施點之間的距離,建立「設施旅行距離評價模式」、「設施利用圈評價模式」。經過實證評析,可估計出住環境設施之價值,也就是在不同情境下,住環境設施所引起住屋價格相對變動比率。進而將各住屋樣本點周遭住環境設施狀態,分別以〝旅行距離〞、〝是-否位於設施利用圈內〞進行評價模擬。藉以估計不同住環境設施組合之環境價值,並且找出環境價值的高低與差異。
依「設施影響圈評價模式」針對台北市住環境設施進行評價。由設施影響趨勢線型變化,可分為:(1)生活圈增值型、(2)近鄰增值遠鄰貶值型、(3)近鄰貶值遠鄰增值型、(4)生活圈貶值型、(5)鄰避型、(6)影響不顯著型等6類。
本研究成果可作為購屋者擇鄰而棲、開發者擇地而興、政府官員擬定都市發展政策時決策之參考。最後,並以住屋價格增值觀點提出設施服務旅行距離建議值,供環境規劃、居住選址決策之參考。並且,提出若自變數為虛擬變數時,應用特徵價格法時的統計分析策略。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 thesis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 0Kb | HTML | 330 | View/Open | 楊謙柔.pdf | | 4867Kb | Adobe PDF | 1328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