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2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49/51115 (92%)
Visitors : 14192789      Online Users : 4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288


    Title: 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研究
    Authors: 傅茹璋
    Keywords: 傳統產業
    產業轉型
    地方文化產業
    產業創新發展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8-11 11:48:06 (UTC+8)
    Abstract: 地方文化產業與一般製造業不同的地方,在於地方文化產業在歷史記憶及地方特色上具有「地域獨特性」;在環境空間、地方制度及其衍生之生產活動上相互影響,彼此互為依存關係,具有「地理依存性」。因此,地方文化產業在環境空間、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等因素之多重影響下,交互結構成為具有地方記憶的獨特生產方式及價值。由於「地方特性」的不可取代及在地經驗累積,造成地方文化產業之獨特性及競爭力關鍵。而地方文化產業的經濟價值也在於其「地方特殊性」的保存,而得以在全球同質化商品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具有再生經濟價值的產業。
    本研究採取由下而上在區域創新系統與產業群聚間的連結,以區域化創新政策的觀點,嘗試在傳統產業群聚知識基礎的原則,研析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之創新發展。運用綜合性(基礎工學)知識基礎的群聚,區域創新系統支持與加強既有產業技術的地方化學習;例如,提升在固有知識上歷史技術的基礎,以及結合文化服務產業,提升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之新經濟活動的基礎。這些需要產業與大學等之研究機構緊密系統性合作,以及國家政策引導設立如科學園區與養成中心的環境下交互作用,並且落實在三體環境共生發展的基礎。
    本研究藉由台北縣鶯歌鎮的個案研究,發現(1)經濟性、文化性與地方性是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之基礎條件;(2)政府政策推動是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之有效動能;(3)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創新發展俱備關鍵因素。因此,傳統產業在面臨全球化市場及地方化產業結構轉型之雙重影響之下,本研究提出「鶯歌傳統產業轉型地方文化產業之共生創新發展模式」,建議傳統產業轉型成為特殊的且具有競爭力的地方文化產業創新學習區域,建構區域創新發展。將地方文化產業區域發展成為全球連結的區域及網絡中的節點,是本研究提出台灣地方文化產業邁向永續發展之目標。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 Graduat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679View/Open
    傅茹璋01.pdf112KbAdobe PDF715View/Open
    傅茹璋02.pdf389KbAdobe PDF395View/Open
    傅茹璋03.pdf382KbAdobe PDF450View/Open
    傅茹璋04.pdf1376KbAdobe PDF384View/Open
    傅茹璋05.pdf6853KbAdobe PDF711View/Open
    傅茹璋06.pdf797KbAdobe PDF3653View/Open
    傅茹璋07.pdf2044KbAdobe PDF413View/Open
    傅茹璋08.pdf40931KbAdobe PDF527View/Open
    傅茹璋09.pdf4582KbAdobe PDF489View/Open
    傅茹璋10.pdf1639KbAdobe PDF604View/Open
    傅茹璋11.pdf5470KbAdobe PDF1117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