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以2008年總統大選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與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的競選部落格為例,並採以內容分析法,分析雙方候選人所發佈的文章與網友回應留言;接著再以質化研究的方式,運用深度訪談法,訪問雙方競選部落格負責人,藉此了解競選部落格背後設計的概念,與競選部落格在選戰中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發現,在十項類目中,雙方有四項類目頗為近似,但在另外六項呈現顯著差異。部落格文章中,謝長廷最常使用「懇請民眾支持」的文章框架,而馬英九則是以「與民眾互動能力」為主。在訴求型態方面,謝長廷以「感性」為主,馬英九則「理性」居多。相較之下,對於網友的意見與提問,馬英九競選部落格的網友較對手肯給予回應與理會。在部落格互動留言部份,謝長廷部落格的網友留言內容以「攻擊批評候選人對手」為主,馬英九則是多「表達對候選人的支持」。語調展現方式,謝長廷部落格留言多「負面」語調,馬英九則以「正面」語調居多。
衡諸整體,就部落格內容而言,謝長廷的競選部落格偏向於展現候選人私底下輕鬆活潑面貌,但沒有與使用者產生互動,僅流於我寫你看,並無跳脫過去選舉過程中單向溝通的窠臼。另外,網友間透過此管道產生頻繁的互動,形成一個自由發言的平台,但網友卻少利用該管道向候選人提出相關問題及意見。馬英九的競選部落格內容就較為官方制式,但面對網友的留言,其管理者會適時給予回應,實際產生雙向的溝通。然而,不同於謝長廷,馬英九部落格的網友擅用此管道向候選人提出問題、看法以及意見;但在網友間的溝通互動上就較為疲弱。最後,相較之下,馬英九的網友較有自律性,發言的內容較為正面、具有建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