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121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46867/50733 (92%)
造访人次 : 11886767      在线人数 : 7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主页登入上传说明关于CCUR管理 到手机版


    jsp.display-item.identifier=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219


    题名: 《中庸》人文精神之研究
    作者: 詹博婷
    关键词: 中庸
    人文精神
    禮樂制度
    天命

    日期: 2008
    上传时间: 2009-08-10 09:09:51 (UTC+8)
    摘要: 中國的人文思想從上古商代殷人迷信鬼神,遇事皆事先占卜,認為天是一切的主宰能賜福降禍,所有山川風雨自然物皆有神靈,因此,處處小心祭拜祀奉,是為對一種未知的敬畏。到了周代,由於禮樂典章的建立,使得早期迷信嗜卜的信仰,進入了「宗教人文化」的新里程。周人對於天與自然的思考不再倚靠天象與卜筮,經過禮樂的開化,使人們將原來訴諸於天、訴諸於宗教的依賴與價值觀,通過人的自我反省而形成之寶貴的人文意識,從倚賴的敬畏到自覺的敬慎,從被動轉化到自我主體的覺醒,人民百姓才是要角,天命就是自我的實現,是由祭祀的他律道德,進化到自我省察之自律「內發正當性」的重要轉戾點,由於周代人文精神的覺醒人們開始對自己的行為有了責任與自主選擇的權利,這也為後起的人性論史,點起了開端,其著實是中國精神文化的一個基點,也為後來的文化思想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儒學由孔子的中心思想「仁」為開端,這是他對周公制禮作樂之反省而後有的新詮釋,是一種堅毅柔韌的人文情懷,孟子繼承孔子之學更進一步探討四端之心,由心善到性善,存養浩然之氣的功夫論,《中庸》就是依此脈絡之下而有的思想著述,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由此可了解《中庸》是一連貫人與天命、性、道、修養的道德指標與方法途徑,亦為儒者們在追求理想時謹記不忘的根本要義。本文的目的欲就儒家經典《中庸》中特有的之天、地、人、萬物之關聯,來探討以人為始到宇宙萬物間豐沛的人文精神於儒家思想《中庸》中的展現。
    显示于类别:[哲學系暨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692检视/开启
    詹博婷01.pdf65KbAdobe PDF495检视/开启
    詹博婷02.pdf3335KbAdobe PDF2736检视/开启


    在CCUR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