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791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49/51115 (92%)
Visitors : 14165233      Online Users : 6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7913


    Title: 冷戰後日本在美日安保體制中之新角色
    New role of Japan in post cold war Japan-U.S. security relations
    Authors: 林翠儀
    Contributors: 日本研究所
    Keywords: 美日同盟
    美日安保體制
    正常國家
    憲法第9條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4-08-26 13:38:39 (UTC+8)
    Abstract: 冷戰兩極結構的瓦解,東亞地區所面對的是缺乏一個像歐洲地區的安全合作機制,以防止區域強權的崛起所引發的動亂。對美國而言東亞地區崛起中的強權,指的就是中國,而另一個令美日憂心的不安定因素則是北韓。如何維持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利益,是美國考量的問題,在拉攏或制衡中國的議題之外,美國最先面對的就是檢討結盟逾50年的美日同盟。在冷戰結束後美日進行同盟再定義的行動。這些行動包括1995年奈伊報告的提出,維持亞洲駐軍與強化美日安保體制;96年美日領袖柯林頓與橋本龍太郎會談,共同宣布美日安保宣言;美日新防衛合作指針的出爐;2000年在柯林頓與布希政權交替之際出爐的阿米塔吉報告等為代表,而在這一連串的再定義的行動中,美國一再要求日本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期望日本早日解除憲法第9條發動集體自衛權的限制,朝更對等的同盟方向邁進。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做為美國在東亞勢力延伸,面對冷戰後世界體系的改變,日本又是如何因應,主觀的態度如何,可以從日本對美國強化美日安保體制的一連串作為看出端倪,包括呼應美國強化雙方同盟關係,並且進一步進行國內法制的整頓與防衛政策的檢討,其中最受矚目的即是周邊事態法與有事法制兩部法制的,另外即是縮短防衛大綱檢討調整時程,在2004防衛大綱中將國際和平任務與本土防衛並列為自衛隊的主要任務,與美國共同發展飛彈防禦技術,日本並進一步發動憲改工程,檢討成立軍隊、放寬集體自衛權行使的限制;積極爭取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顯示日本在冷戰後,態度變得更為積極,以便扮演其在維持東亞區域中穩定的新角色。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