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機構典藏 CCUR:Item 987654321/233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47249/51115 (92%)
Visitors : 14160851      Online Users : 5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23353


    Title: 西北太平洋高層冷心低壓對颱風路徑影響之研究
    Authors: 陳韻平
    Contributors: 地學研究所大氣科學組
    Keywords: 高層冷心低壓
    颱風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2-10-18 09:23:33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高層冷心低壓對颱風路徑之不同影響。首先是統計過去15年間(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123個颱風與高層冷心低壓伴隨個案,發現每年都會出現高層冷心低壓伴隨颱風個案,機率為35%左右,出現月份從3月到11月都有,但以8、9月最多,其活動範圍則遍布在120°E到150°W,15°N到35°N的區域之間。而約有67%伴隨個案之高層冷心低壓,距離颱風中心都在三千公里以上,不過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下,比較有機會影響颱風路徑之逆轉伴隨個案,則呈現大幅遞增狀況。
    本研究更進一步統計,三千公里以下之逆轉伴隨個案,發現活動範圍總分為三大區,最容易出現之區域為120°E到 155°E之區域,並集中在5月到9月間出現。經過個案分析之後,本研究發現部分逆轉個案並無法影響颱風路徑,原因除了有雙方中心平均距離超過2500公里以上,或是一旁有更靠近之高層冷心低壓將颱風拉遠。至於有影響伴隨個案部分,以時間來說,平均距離颱風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內的高層冷心低壓,通常持續影響颱風路徑,時間至少一天,而一千公里以內的逆轉個案,在不受其他因素影響下,大部分更能接連影響颱風達兩天以上的時間。
    在逆轉伴隨個案中,颱風和高層冷心低壓中心互動情況,大約分成三種情況,冷心併入颱風,雙方拉近又分開,無明顯拉近情況。而合併個案的逆時段之平均距離,約在一千兩百公里之內,無明顯拉近之個案,逆時段之平均距離則拉遠到一千五百公里之外。除了平均距離遠近,影響時間長短,容易對颱風路徑產生明顯影響的因素,還必須考慮到多個高層冷心低壓接力影響。
    從上述幾點,本研究認為,未來台灣天氣預報最需要注意的,是7、8、9、月間,出現在120°E到 155°E之區域之高層冷心低壓,其和颱風之平均距離,在一千五百公里之內,就有可能會影響颱風路徑。一千公里之內,不管雙方相對位置是順時針或逆時針,都有機會拉扯到颱風路徑。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Graduate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 / Geography ] thesi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http___thesis.lib.pccu.edu.tw_cgi-bin_cdrfb3_gsweb2.pdf8290KbAdobe PDF646View/Open


    All items in CCU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