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近年來,核心肌力訓練在競技運動中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但在國內學術界卻是個新的研究課題。核心肌力是指人體核心部位(腰椎-骨盆-髖關節)的肌肉,用以穩定人體核心控制重心運動、傳遞上下肢力量為主要目的產生的力量能力。核心肌力不同於傳統的肌力訓練,它強調小肌群的發展以及大肌群與小肌群之間的協調,也重視力量與協調之間的聯繫。核心小肌群的主要職責在於對核心的固定,而核心大肌群除了固定作用主要還有支配核心部位運動的功能。在競技運動中,幾乎所有的運動都是透過四肢末端將力量施加於外部物體(如鉛球、地面或水等),使器械或人體產生運動。因此長期以來,在競技運動訓練領域,人們一直將力量訓練的重點放在四肢上,忽視甚至放棄軀幹(核心)部位肌肉力量的訓練。如果核心肌群得到良好的鍛鍊,則可降低運動選手在比賽或訓練中損傷的機率。核心肌力訓練可分為:(一)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單人練習;(二)運用單一器械練習;(三)使用綜合器械練習;(四)各種彼拉提斯練習;(五)開眼及閉眼狀態下的各種站立練習。以上練習均按照小負荷多次數的訓練原則,靜立練習時間每組15-30秒,動力練習每組重複20次以上,隨著運動員能力的提高,可採用加大難度或提高強度的方法,以適應訓練需要。核心肌力訓練即是動態的核心穩定肌的本體感受訓練,又是核心運動肌的力量訓練,良好的動態穩定能力是運動選手競技能力發揮的基礎,國外優秀運動選手進行身體穩定性訓練後均能獲得明顯的效果,而目前我國較缺少運動選手體能訓練理論及方法對核心肌力穩定能力的研究。本文希望透過文獻整理,能提供教練們作為擬訂訓練計畫時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