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在探討台灣郵輪產業在發展其停靠港選定時之區位決策,以研擬建構最適合發展郵輪停靠港台灣港市之區位條件。尤以值此世界郵輪市場持續蓬勃發展,海峽兩岸逐步達成三通協議之同時,如欲建立更為全面的郵輪旅遊市場定位與發展策略,實有必要進行更廣泛之研究。本研究盼藉此瞭解產業擇定或旅客選擇郵輪航程之偏好,以建構台灣發展郵輪停靠港之區位選擇標的,作為台灣未來發展郵輪停靠港之相關策略參考。
本研究針對在亞太地區尚屬新興導入階段之郵輪旅遊市場,選取收集分別代表其供給面(郵輪業者)、操作面(代理業者)與消費面(郵輪旅客)等三大樣本資料,範圍包括荷美郵輪、公主郵輪、麗星郵輪、皇家加勒比海國際郵輪、日本郵船及三井商船等知名船隊,以及代理上述各家郵輪旅遊產品在台行銷的台灣旅行業者,加上搭乘郵輪旅客,研究對象涵括郵輪產業市場上、中、下游三大面向。研究方法則利用現場觀察、案例分析、專家訪談及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兼以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階層分析法解析樣本資料,並針對深度訪談資料進行歸納分析。
本研究分採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進行,質化研究經解析專家評選資料結果發現:影響台灣發展郵輪停靠港之區位評選策略之標的以「區位交通條件」為最,其次為「郵輪產業環境」,而「港口軟硬體設施」的影響力則較為薄弱。再經由各評估準則之分析瞭解台灣四個主要潛在發展停靠港口在各標的與準則下的強弱關係得知:「高雄港」是替選方案中最適合發展成為台灣郵輪之停靠港,其次依序為「基隆港」、「花蓮港」、「台中港」。量化研究方面,研究發現多數郵輪旅客最希望郵輪停靠為台灣的「北部港口」,選擇「報章雜誌」「電視媒體」等資訊來源認識台灣,而「美食佳餚」及「自然景觀」兩項,則是台灣最能吸引訪客的旅遊資源。
本研究就專家訪談評析結果發現,台灣各主要港口雖均有其適合國際郵輪船隊選取作為停靠港之基本條件,惟相關郵輪靠泊港埠及其周邊的軟硬體設施尚嫌不足或付之闕如,有待各港口當局設法改善。最後,本研究試圖提出台灣如欲發展成為郵輪之停靠港,宜就評選最佳之高雄港及基隆港進行改善之建議。同時,本研究亦依專家訪談綜合所得意見,建議公私部門針對各港口軟硬體設施服務如客運中心、周邊景觀、交通配套、簽證通關、人才培育以及國際行銷等,進行中長程目標之補強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