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47249/51115 (92%)
造訪人次 : 14019223      線上人數 : 31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主頁登入上傳說明關於CCUR管理 到手機版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irlib.pccu.edu.tw/handle/987654321/1573


    題名: 十週足球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動作協調與自尊之影響
    作者: 薛銘文
    關鍵詞: 發展性動作失調
    自尊
    足球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8-24 15:47:30 (UTC+8)
    摘要: 十週足球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動作協調與自尊之影響
    2008年6月 研 究 生:薛銘文
    指導教授:祁業榮
    摘要
    發展性動作失調(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兒童的生理與心智發展程度與同齡者無異,唯日常生活功能之完成能力與運動表現明顯落後,其主要動作特徵為運動協調能力不良。此失調若未經早期療育措施,不但其動作協調能力無法隨個體成長發育而自然改善,而且會伴隨負面情緒或人格發展情形。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足球運動為促進基本動作技能之介入課程,對國小9-10歲學童動作協調表現與自尊的影響。參與者為北市某國小四年級學童共4班,隨機選出兩班為實驗組(n=53,男22人、女31人),另兩班即為對照組(n=54,男23人、女31人)。實驗組之足球指導由研究人員擔任,原體育老師為協助,以10週足球課程(40分鐘/2次/1週)取代原體育課程;對照組的課程由原體育科任老師擔任。在第0與11週分別以兒童動作評估(Movement Assessment Battery of Children, M-ABC)和自尊量表評估動作協調能力與自尊程度,M-ABC得分越低越好,自尊分數則反之。經數據分析後發現,十週足球課程促進兒童動作協調能力之效果優於原體育課程。實驗組與對照組在介入課程前後的 M-ABC分數分別是11.4 ± 4.8 / 5.5 ± 3.8以及 11.4 ± 4.6 / 6.8 ± 4.1。實驗組的分數變化為 -49.9 ± 31.6 %,對照組則是-36.5 ± 35.4 %,二者有明顯差異(獨立樣本t考驗,p< .05)。以效果值(Effect Size)來看全體、正常兒童、疑似DCD兒童和DCD兒童,在實驗組的效果值為0.56、0.67、0.84及0.79,為中高以上的效果,但在對照組效果值為0.46、0.37、0.71及0.71只呈現低中的效果。在自尊量表上兩組均呈現負相關的趨勢,動作協調能力愈好的兒童,對自己所作評價的程度愈高。此顯示參與足球課的學童在M-ABC動作協調能力評量的進步幅度明顯高於參加一般體育課的學童,特別是在平衡能力促進特別突出,並發現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動作協調能力發展水準與其自尊分數之高低並不相關。
    顯示於類別:[運動教練研究所] 博碩士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610檢視/開啟


    在CCU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