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柔道不同抓襟法與摔法得分內容對競賽成績差異影響之分析。致本研究的具體目的如下:(一)理解不同抓法與各種摔法在競賽中勝負之集中分散情形。(二)理解不同抓法對成績影響差異分析。(三)不同摔法對成績影響差異分析。(四)不同抓法與不同各種摔法對成績影響差異分析。
研究對象於中華民國九十六年拍攝,全國中正盃柔道錦標賽男女甲組,各量級比賽之內容作為研究分析之依據與範圍,使用劃記統計方式觀察統計量之,同時以卡方考驗的獨立性考驗「克瑞瑪 統計數」,來表示相關聯性的程度,統計出不同抓襟法與不同各種摔法之預測技術動作,進行戰術指導。
結論:(一)社會男子甲組:前襟抓法81次最多,獲一勝30次。足技摔法91最多次,獲一勝41次最多。前襟抓法配合足技摔法最多41次,獲一勝19次。社會女子甲組:雙(單)襟抓法最多次44,獲一勝24次達6次最多次。足技摔法70次最多次,獲一勝24次中亦以足技達20次最多次。以雙(單)襟抓法配合手技摔法27次最多次數,獲一勝24次中卻以前襟抓法配合足技摔法達6次最多次數。(二)本研究社會男、女甲組不同抓襟法與得分等級之間沒有關聯性存在(p>.05)。(三)社會男子甲組從不同摔法預測成績得分等級訊息,可預測對手得分等級的能力達11.5%之多(p<.05)。社會女子甲組從不同摔法預測成績得分等級訊息,可以預測對手得分等級的能力達9.6%之(p<.05)。(四)社會男子甲組從抓襟位置的訊息,可以預測對手使用各種摔法的能力達8.6%(p<.05)。社會女子甲組從抓襟位置的訊息,可以預測對手使用各種摔法的能力達8.6%(p<.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