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研究選取(1996~2004)國際性賽會獲獎視障運動(田徑、柔道、游泳)之教練共三名,以質性研究進行訪談。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教練領導行為、價值觀、領導方式、團隊凝聚力與帶隊歷程相關問題與建議。訪談結果分析如下;
一、教練領導行為:「直接接觸」教學方式,利用課外休息時間與選手「雙向溝通開導式」溝通,而且「真心誠懇」對待選手一同學習,領導型態為「混合式與民主式」,而在教練本身特質「合理的原則、以身作則、全力付出」甚至比過自己兒女,教練本身特質是「耐心、空間方向感、定向能力」
二、教練價值觀:除了運動技術提昇之外,開導選手健全人品操守為主要;許多人喜歡目前這項工作,因為「追求自我突破極限」,教育選手「自立自強」與鼓勵選手「身心靈健全的發展」
三、教練領導方式:受試者一致認為先瞭解選手個別差異,有了水準再「參考國內外成績」,教練使選手「明確瞭解」課程內容及目標。運動科學「非常認同」綜合運用,必須對選手適當督促「基本禮儀」
四、教練領導團隊凝聚力:重要可以「互相激勵競爭」與學習「語言表達能力」,間接培養「良善人際關係」甚至是團結互助合作,使選手瞭解「團隊凝聚力」的重要性;以寒、暑假集中訓練或者是年度訓練課表中,安排一至二次的集中移地訓練來增進加強團隊凝聚力精神。
五、教練帶隊歷程相關問題:教練帶領視障運動選手比一般明眼選手需更多的「耐心、包容、艱苦」,又因「遭受整個環境不良影響」造成近年來似乎把選手當成了政治或行政單位一種工具;導至於在訓練或出外比賽「經費及人力資源問題」的產生,所以推動上較為艱難,更加上「無正規體系及教育體制安置視障選手就讀」甚至是「選手就業與教練工作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