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台中縣的柔道運動發展,在國內是首屈一指,曾拿下國小十幾次冠軍、國中至少五次冠軍、高中也有三次以上的冠軍,有如此優異的成績,但相關的資料卻少之又少。筆者從小學開始就在台中縣學習柔道,對此情形覺得非常可惜,有如此優異的成績,卻沒有相關的資料紀錄,希望藉此研究讓台中縣柔道的優秀成績能夠留下資料,並藉由此研究找出台中縣柔道發展興衰的原因,以做為改進的基礎,讓台中縣柔道能夠再一次創造佳績。本研究以文獻分析及訪談的方式,將台中縣柔道發展分為社會型態發展(柔道館)、學校柔道發展、推展台中縣柔道有貢獻的老師。經本研究的結果,得到以下的結論:(1)台中縣柔道社會型態的發展(柔道館),在這個時期的發展有大甲柔道館、台中港柔道館、東勢柔道館、豐原柔道館等道館在培與台中縣柔道人才,但後來因經濟等因素,大多數柔道館結束經營,至今只有台中港柔道館在陳再乞老師的堅持下繼續運作。(2)學校型態的發展,三級學校發展得相當完整,在國小階段有內埔、后里、富春等國小都有柔道隊在發展柔道,國中階段有東華、豐原、后里等學校成立體育班,招收柔道專長學生,而高中部分有國立豐原高商與縣立后綜中學的體育班,為台中縣培養柔道運動的人才。(3)台中縣柔道之所以能夠如此蓬勃的發展,都是在陳再乞、李成顯、黃修次、蔡勝良、王淑婷等老師,在爭取政府補助、訓練學生方面都非常積極努力,台中縣柔道才能夠有今日優異的成績表現與良好的訓練場地。台中縣柔道運動的發展,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優異的表現,都是在全台中縣所有柔道前輩、同好的共同努力而來,雖然近幾年來的成績表現較為退步,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台中縣的柔道發展能夠更上一層樓。 |